强化行政保护 促进转化运用——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看点解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2-31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日前已公开发布,将自2024年1月20日起施行。此次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内容?将如何提升我国专利工作水平?国新办2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进行权威解读。


  强化行政保护


  专利行政保护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进一步加强了专利行政保护,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


  具体包括:细化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完善专利纠纷处理和调解制度,明确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的界定标准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目前已审结两批共计12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通过行政途径推动当事人在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达成协议,高效定分止争、促进互惠共赢。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把行政裁决打造为创新主体易于、擅于、乐于选择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更好服务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张志成说。


  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还将有权处理和调解专利纠纷的主体扩大到地级市、自治州、盟、地区和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拓展了专利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提升审查水平


  申长雨介绍,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还进一步完善了专利申请制度,便利申请人和创新主体;进一步完善了专利审查制度,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


  具体包括:优化专利申请流程,细化局部外观设计制度,放宽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完善优先权相关制度,增加延迟审查制度,完善专利复审制度等。


  专利审查是专利保护和运用的前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魏保志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推进专利审查的理念更新、技术革新和工作创新,专利审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和中医药等特色领域专利审查标准持续完善;发明专利结案准确率达94.2%,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提升至86.3;发明专利审查平均周期缩短至16个月,按照国际审查周期可比口径(申请至授权)统计,位居世界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持续完善审查标准,持续提升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专利申请便利化水平,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魏保志说。


  促进转化运用


  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专利的转化运用是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


  申长雨介绍,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细化了专利运用制度,明确提出,提升专利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专利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并进一步细化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完善了职务发明创造奖励报酬制度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科技、产业主管部门协同配合,抓好知识产权服务,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说。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我国在新产业新赛道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彰显,这背后有很多专利技术作支撑。”申长雨说,例如,在锂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领域,我国是全球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近5年,我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申长雨说,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大力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高价值专利,助力产业做大做强;加大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记者张泉、宋晨)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