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介绍相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次《方案》的出台,是二十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第一个文件,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对于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在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述。
唐芳林表示,我国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2008年,我国展开集体林改,截至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林改改出了满目青山,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国开展集体林地确权颁证,全国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初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森林质量明显提高。集体林森林蓄积比林改前增加了近39亿立方米,增幅近85%。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30万个,收入水平明显提升。
日前,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与来自上海的企业签约了价值30万元的2万吨林业碳票。
“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干、有钱赚。”福建省三明市常口村党支部书记邓万富说,通过大力发展林业碳汇、森林康养、度假旅游等绿色经济,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2022年,常口村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从20多年前的不足3万元提升到185万元。
唐芳林表示,集体林是提升碳汇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需要持续深化。
“总的来说,《方案》就是重点围绕‘稳、活、融、试’4个字,对深化集体林改作了系统部署。”唐芳林指出,“稳”是坚持稳字当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让林农真正吃下长效“定心丸”。“活”就是激发活力,放活林地经营权,盘活森林资源资产,畅通林权融资渠道,引入金融活水。“融”是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资源管理和产业发展相融相长。“试”就是支持先行先试,支持福建、江西、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精耕细作一批改革“试验田”,为面上改革探路子、做示范、立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指出,《方案》的推进意味着林业碳汇进入“碳市场”全面提速。根据《方案》,我国将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对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表示,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林业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林业碳汇,是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国将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探索实施林业碳汇碳票制度,制定林业碳汇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记者 梁倩 张华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