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0-21





  日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 《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标志着食品行业迎来了首个专门针对老坛酸菜规范生产的标准,为老坛酸菜企业从严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标准依据。


  该标准规定,老坛酸菜是以新鲜叶用芥菜或经初次盐渍发酵后的叶用芥菜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老母水(酸菜母液)或乳酸菌,用传统陶瓷坛泡渍发酵而成的蔬菜制品。其中,“老坛”是指传统陶瓷坛以优质黏土或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作,外壁上釉、内壁无釉,外密封,有坛沿设计用于水封,整体坛身无裂纹、砂眼的泡渍发酵用容器。“老母水”即酸菜母液,俗称老卤水,是指在传统陶瓷坛中添加新鲜或盐渍叶用芥菜或其他蔬菜、食盐和水,添加或不添加辅料、乳酸菌,经泡渍发酵产生的含活性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蔬菜渗出的可溶性物质的混合盐水溶液。


  该标准结合老坛酸菜生产实际,对老坛酸菜产业的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质量与卫生管理、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包装与标识、检验、贮存和运输、追溯与召回、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记录和文件管理等作出明确规范要求。


  老坛酸菜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盐渍发酵、清洗、泡渍发酵、出坛切分、配料搅拌、灌装、杀菌等环节。该标准明确规定,新鲜芥菜应除去异物,挑出抽薹、空心、变色及病虫害等不合格的原料。新鲜芥菜预处理后或盐渍酸菜出池后,应进一步剔除异物、腐叶、黄叶、老根、木质层、粗纤维等不可食部位,再用水进行多次清洗,待最后一道清洗水清澈、无杂质后方可入坛进行泡渍发酵。泡渍发酵前,应对泡渍发酵车间进行清洁处理,对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陶瓷坛进行消毒处理。应按泡渍发酵工艺及配方要求添加原辅料,并依工艺要求进行发酵,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酸菜品种、入坛时间、入坛数量、原辅料名称及生产厂商批号、出坛时间等,泡渍发酵车间应进行温湿度记录。清洗后的盐渍芥菜应在2小时内放入发酵陶瓷坛,并及时加入食盐水或清水进行密封泡渍发酵。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该标准起草人之一陈功表示,该标准的制订以优先考虑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宗旨,遵循 “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卫生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与国家现行标准接轨。该标准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良性互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并引导上游芥菜种植业有序发展。(文靖)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