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等二十三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交搜救发〔2022〕94号,以下简称《意见》)。为便于各地各有关部门更好的理解掌握相关内容,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背景
海上搜救应急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国办函〔2019〕109号)印发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国家海上搜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体制机制优势,稳步推进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建设,妥善应对处置重特大海上突发险情,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补齐我国海上搜救应急能力的短板和弱项,加快构建“决策科学、指挥有力,全面覆盖、布局合理,专常兼备、本领高强,反应灵敏、快速高效”的海上搜救应急能力体系,切实提升我国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减少海上人员伤亡、海洋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更好地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服务民生发展,国家海上搜救、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起草,并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后联合印发。
《意见》就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进一步加强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目标任务。《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我国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提升,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海上应急保障。
二、《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部分。
(一)总体要求。阐述了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大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划引领、共建共享”的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原则;聚焦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推动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
(二)主要任务。聚焦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十三项任务要求。一是优化指挥体系,强化分级负责、高效处置;二是完善法规预案制度,强化依法依规做好海上搜救应急工作;三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统筹衔接、各有侧重、适度超前的规划体系;四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有效落实防胜于救的理念;五是加强海上人命搜救能力建设,突出保障海上遇险人员获得生命救助的权利;六是加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海洋环境救助水平;七是加强船载危险化学品险情应急能力建设,加快补齐海上搜救应急短板;八是加强船舶火灾救援能力建设,有效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九是建强专业力量,突出国家专业海上搜救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建设;十是统筹协同力量,充分发挥军队和政府部门所属涉海有关力量协同处置优势;十一是壮大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商渔船等就近就便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十二是加强海上搜救交流合作,切实保障我国际航行船舶、船员安全;十三是提高医学救援和善后处理效能,强化海上搜救应急全流程衔接。
(三)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强化宣传引导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最后,还明确提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可参照本意见,结合实际加强内河水域搜救应急能力建设。
三、《意见》的起草原则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救助是海上搜救应急的首要任务。海上遇险人员依法享有获得生命救助的权力。生命救助优先于环境和财产救助。
(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引导各地根据辖区涉海产业实际、能力薄弱环节等,分级加强海上搜救应急能力规划、建设,做到统筹衔接、各有侧重、适度超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三)坚持防胜于救。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强化事前预防和源头管控,强化气象、地震、海洋灾害全天候、高机动、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能力。
(四)坚持补短板强弱项。聚焦海上人命快速搜救、溢油应急、船载危险化学品险情应急、船舶火灾救援等短板和弱项,强化核心装备配备、核心技能提升等,加快提高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能力。
(五)坚持固根基扬优势。夯实国家救助打捞队伍海上搜救应急主力军、国家队地位,突出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建设,聚焦急难险重任务,不断提高海上防大灾、救大灾的能力。强化协同力量、社会力量建设,发挥专群结合、军地结合优势,提升应急处置合力。
四、贯彻实施要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结合本辖区、本单位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健全机制、明确分工、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形成合力。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将按照国家海上搜救、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强化指导监督,加强工作调度,积极推动《意见》落实落地。
转自:交通运输部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