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保持在25%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规模突破3万亿元,基本形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
工信部强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据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介绍,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规划》进行了三方面部署,包括一是建立数据价值体系,二是健全要素市场规则,三是提升要素配置作用。
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
据谢少锋介绍,“十三五”以来,京津冀、上海、贵州等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布局建设了11个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有力推动了大数据产业集聚,行业集聚示范效应显著增强。
《规划》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高性能计算集群,合理部署超级计算中心。重点提升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通用技术水平。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
《规划》明确,推动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易模式。同时,强化市场监管,健全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一些区域性数据交易所陆续成立。2015年5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去年以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期,今年3月,北京金控集团牵头发起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此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就获批设立了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
另外,据介绍,近期广东、江苏等地就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也纷纷开展了积极探索,深圳、天津、贵州等地在数据立法、确权、交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有益进展。
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大数据产业增长快速,已形成相当规模,数据交易前景广阔。“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挥市场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期。此次《规划》为数据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张孝荣表示,《规划》强调了数据要素价值,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未来将建立价值体系,明确市场规则,进一步提升要素配置作用等。
激活数据要素流通
《规划》还提出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研制主体、协同主体、使用主体和示范主体作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和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优。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其中,要引导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算法、算力等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垂直行业企业开展大数据业务剥离重组,提升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加快企业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龙头企业为主题,发挥“四个主体”作用,主要是想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激活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推进数据的应用,通过数字技术使用数据来形成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提升。
“强调龙头企业主体,是因为数据只有聚集才能产生价值,所以强调龙头企业在数据要素流通市场的重要性。”盘和林说,资本市场一方面是给予龙头数据企业更多的融资,以此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诸如上海数据交易所,要开拓新的数据市场交易模式,通过推动数据要素流通,来聚集数据,产生价值,最关键的,是推动更多数据初创企业的产生,尤其是利用数据算法方面的技术创新型企业。
此外,《规划》提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发挥数据要素在联接创新、激活资金、培育人才等的倍增作用,培育数据驱动的产融合作、协同创新等新模式。而同时,也要推动要素数据化,引导各类主体提升数据驱动的生产要素配置能力,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在行业间、产业间、区域间的合理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盘和林认为,这是将数据管理外部化,除了鼓励创新,也是为了减少中小企业的数据管理责任,因为当前数据立法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在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上面投入不足,很难实现数据管控,通过数据向外部流通、聚集,可以更好地发挥数据价值,减少数据浪费,也提高数据安全性。“对于数据龙头企业,这是一个机遇,未来要开发算法,利用数据产出更多技术创新,并将这些技术创新进一步应用在实体经济。”(记者 赵碧)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