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0-19





  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任务部署,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于10月15日上午正式发布。


  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对文件做了全方位解读。


  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制度


  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出的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指导意见》明确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24条重点举措,围绕托育、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身安全、福利保障、交通出行、城市空间、社会环境等领域提出不少具有含金量的具体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说。


  例如,《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等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制度,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指导意见》还要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补齐资源短板,提高保教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精准做好控辍保学,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等。


  “入园难”问题正全力解决


  有媒体关注到,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一些城市依然会面临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产生新的“入园难”问题。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姜瑾在发布会上表示,正在全力想办法解决。


  姜瑾说,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较多,总体看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还不足,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人口的快速流动和城镇化推进,一些城市普惠性资源不足、布局不合理、幼儿园“大班额”等问题还会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持续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来逐步进行化解。


  她透露,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制订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各地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


  据介绍,在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


  一是完善幼儿园规划布局,推动各地以区县为单位来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及时修订和调整城市居住区人口配套学位标准,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努力满足就近入园需求。


  二是建设和管理好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推动各地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关于城镇小区配套园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移交当地政府,确保提供普惠性服务。


  三是继续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和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继续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扩大资源,各地实施的幼儿园建设项目,将继续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军队、街道举办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努力满足家长对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举措,努力解决好城市人口增长和流动带来的入园需求,做到有园上、上得起、就近方便。” 姜瑾说。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