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透露诸多财税政策信号,未来财税政策着力点包括托育费用个税抵扣、扩大排污权交易覆盖范围、绿色低碳发展、省以下留抵退税分担机制等方面。专家预计,相关财税政策有望加快出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税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主要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充分发挥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在推进家庭生育减负、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性的激励措施。另外,为了更好支持地方政府发展,则需要完善央地税收体系,积极培养地方主力税种,同时完善地方税收扶持政策,增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财税部门在相关答复中提出一系列财税政策:将0岁至3岁托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范畴,对于进一步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促进民生保障具有积极作用。下一步将积极研究完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托育费用个人所得税抵扣问题予以充分考虑;研究完善省以下留抵退税分担机制;继续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措施;继续推进批量集中采购;延续部分地方税收扶持政策等。
值得关注的是,为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财政部在相关答复中也提到了有关政策。如,财政部正牵头起草《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拟充实完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构建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扩大排污权交易覆盖范围,推动形成制度体系完备、交易主体活跃、监督管理有力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市场。
同时,财政部提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支持力度,中央财政通过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水污染防治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支持地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加大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力度,2021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分别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75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217亿元、土壤污染防治资金44亿元,均较上年增长10%。将统筹研究完善环境保护税相关问题。
此外,为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财政部牵头起草了《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储备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对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均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管理范围;同时,财政部还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发挥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导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正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推动生态保护补偿立法,起草了《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财政部重点围绕家庭生育减负、绿色低碳发展、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未来这些财税政策有望加快出台,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关键基础性作用,形成顺应形势发展、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增长预期的良好效果。”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张依群表示,未来财税政策发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推进以完善税制、强化税收、改进征管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激发消费活力、鼓励创新发展、减缓人口老龄化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建立系统性协调性和满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的税收制度,例如,与鼓励技术创新和生育的个税减免抵扣,与国际低碳减排相关的碳排放税等。二是加大财政对新能源、技术创新、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机制,打破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制度瓶颈,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刘向东认为,未来财税政策的着力点,还是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需要,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对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重点支持的领域采取税收扶持政策,引导其健康较快发展;对高碳行业、高污染部门等有所限制的领域要采取税收杠杆政策,确保其合理有序发展;同时各行各业之间保持税收公平,避免造成市场扭曲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结合新的生育政策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有必要调整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有效降低家庭负担。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