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西部教育提质补短板、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
——一线教育专家、教师解读“优师计划”
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要求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免费教育师范生等政策施行多年以后,国家此次出台优师计划有何背景?对促进东中西部教育公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何意义?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一线教育专家、老师。
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优师计划,从2021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这批师范生,既是立足当前、实现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力军,又是面向未来、扎根基层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先遣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认为,优师计划毕业生将与现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线广大教师一起,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说,优师计划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他表示,与过去相比,优师计划能让教师输送更加精准有效。定向培养模式能促进优质师资真正下沉到县域一线,让优质师资分布更为均衡。
作为一名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了29年的教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江谷镇中心小学的黄俊琼见证着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优师计划表示由衷支持。
“优师计划能为基层储备更多优秀教育人才。这些在优秀示范院校学习的学生,今后定向分配到中西部,深入基层,会带来不少新理念,不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培养更多优秀学生。”黄俊琼说。
国家引领地方 推进分层实施
优师计划分为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报考该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
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在录取后、获得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到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入学前做好相关协议签订工作。
据介绍,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承担国家优师专项培养任务,主要面向定向县培养中学特别是高中教师。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承担地方优师专项培养任务,根据定向县需求,培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和不同学段中小学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认为,从编制招生计划到录取管理,优师计划均强调省部互动,发挥师范院校的能动性,提前布局、共同把关优质生源的筛录。
“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激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参与未来教师培养的意愿,明确了中央财政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在经费保障中的责任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高等学校和中学在政策解读与宣传中的角色,提高了优师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该负责人说。
让好老师愿意留、留得住
根据计划,学生毕业后参照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相关政策,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同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参与出台优师计划的九部门将协同联动,保障学生权益,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得发展。
据悉,教育部与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深度协同,保障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的编制、岗位需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支持下,加强履约就业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优师计划着重强调加强基层教育实践体验,能厚植乡土情结,浸润基层教育情怀,增强服务乡村教育的本领和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认为,通过加强乡村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将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基础教育高素质师资和未来教育家。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春海认为,优师计划师范生通过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并在入学前签订就业协议,实现了学生志愿与职业规划的统一,能把有志于中西部教育事业的好苗子挑选出来,悉心培养。
“一方面,优师计划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与高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贯穿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双导师制’,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另一方面,通过相配套的招生政策、费用补贴、就业制度、住房保障等,激发学生填报优师计划的意愿,免除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后顾之忧。”张春海说。(记者 余俊杰、王鹏 参与采写:张龙、骆飞)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