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中医药交出了一张优秀答卷。然而,人才不足、好医好药难寻、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仍制约着中医药事业发展,老百姓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举措,为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固本培元。
破除人才瓶颈
院校教育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中医的传承困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看中医的效果和感受。
《政策措施》提出,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增加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无论院校教育还是师承教育,都必须注重临床实践。《政策措施》提出,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朱爱松教授说,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学生才能真正树立中医思维和中医药自信,坚守中国文化主权、中医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源的安全;而在跟师过程中培养中医的临床思维模式,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捷径。
当前,中医药领域面临人才队伍断层、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匮乏等问题。为此,《政策措施》提出,用5至10年时间,评选表彰300名左右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培育500名左右岐黄学者、3000名左右中医药优秀人才、10万名左右中医药骨干人才。
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医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看中医的获得感,《政策措施》带来一系列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的“利好”举措: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优势中医医疗机构和团队为依托,建立一批名医堂执业平台。
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来自传承和创新,而中医药的传承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一个简单的四肢骨折,西医治疗可能需要上万元手术费用,而应用中医传统手法技术方法只需四五千元。低成本的传统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没有得到医保支付政策的支持,中医诊疗服务过程中中医师的技术和经验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久而久之中医师就失去了传承积极性,中医医疗机构也可能面临生存困境。
为此,《政策措施》提出,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鼓励同病同效同价,就等于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更加积极地运用传统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服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苏庆民说,这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中医传统技术,能够促进中医医疗机构良性发展,同时有利于老百姓享受优质传统中医医疗服务。
确保用上好药
一些在古代经典名方基础上研发的有效方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让良方良药尽快完成成果转化、造福更多百姓?
“疫情下中药的研发,也给改革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带来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表示。
《政策措施》提出,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优化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优化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审批。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中医药的疗效。中药材品质如何保障?
《政策措施》提出,实施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制定中药材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
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成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总结新冠肺炎防治经验,《政策措施》提出,中医药系统人员第一时间全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医药防治举措全面融入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中医药部门和专家队伍。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如何更好发挥中西医学叠加效应,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政策措施》提出,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宜中则中、宜西则西”,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
从“源头端”促进中西医结合,《政策措施》还提出,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2021级起,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记者 田晓航、沐铁城)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