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8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580元,增长8.5%,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275元,增长6.6%,是平均数的8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63元,增长9.9%,是平均数的79.6%。
按收入来源分,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50元,增长9.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9%;人均经营净收入1372元,增长7.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6%;人均财产净收入643元,增长10.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1351元,增长9.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16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49元,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41元,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615元,增长5.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41元,增长9.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6%;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107元,增长1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1.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10元,增长11.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0%;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676元,增长4.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454元,下降5.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24元,增长20.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2%;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35元,增长6.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6%。
注: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村人口比重。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③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是根据全国十几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由于受城镇化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各时期的分城乡、分地区人口构成发生变化,有时会导致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超出分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区间的现象发生。如果出现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超出分城乡,主要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收入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收入增长中。
④括号中为实际增速,其他为名义增速。
⑤今年春节与上年错月,一些地区春季开学偏晚,部分居民教育支出未像上年一样包含在调查报告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一季度居民消费支出水平。
附注
1、指标解释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现金消费支出,也包括实物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数据中未包括居民自产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费,年度收支数据包括。
2、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5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转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