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我国棉纺织行业整体运行相对平稳,产品库存水平较低,订单充足,景气指数有所回升。市场主体信心开始回升,随着棉花体制改革、高征低扣改革的推进,内外棉价差的稳步收窄等因素对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与此同时,行业依然面临部分传统出口市场相对低迷、进口棉纱价格上涨等诸多问题。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出口市场稳定 纱线进口持平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38.80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出口贸易额392.72亿美元,同比下降2.88%,进口贸易额46.08亿美元,同比增加5.52%。其中,棉制纺织品累计出口贸易额121.39亿美元,同比下降1.31%,进口贸易额32.65亿美元,同比增加4.67%。从出口市场看,今年前6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对香港特区出口相对低迷,同比下降21.49%;对欧盟、东盟、美国市场同比增加,其中出口东盟同比增加8.24%,出口日本同比持平。
6月,我国棉织物出口数量7.56亿米,同比增加5.29%,环比下降11.16%。前6月,我国累计出口棉织物43.39亿米,同比下降1.91%。从棉织物出口市场情况看,前6月,菲律宾、贝宁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他主要市场份额均呈下降。从进口市场看,前6月我国自东盟、欧盟进口分别同比增加22.67%、16.41%,自日本、美国市场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2.22%、4.29%。6月,我国棉花进口数量7.23万吨,同比下降0.28%,环比下降14.94%。
前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63.85万吨,同比增加48.46%。从进口棉花市场分布看,前6月我国美棉进口数量最大,达36.0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6.48%,其次是印度棉,占进口总量13.56%。与去年相比,美棉进口量占比增加1倍多,印度棉进口占比没有太大变化,乌棉进口占比减少10.42个百分点。从实际情况看,纺企对外棉尤其是高等级棉花的需求仍然很大。
6月,我国棉纱线进口数量15万吨,同比下降5.84%,环比增加5.71%。前6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96.32万吨,同比增加0.0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棉纱线进口分市场来看,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是我国棉纱线进口前三大市场,前6月,越南成我国棉纱线最大进口来源国。
淡季减产增多 竞拍节奏放缓
与6月相比,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显示,7月棉纺织行业淡季加深,行业景气指数下降,棉纱、坯布交售减淡,受高温天气影响,纺企减产及转产现象增多。7月,储备棉投放底价继续下调,从月初15167元/吨下调到31日的15079元/吨,累计下调88元/吨。7月现货价格继续弱势平稳态势,国内3128级棉花均价15862元/吨,环比略跌0.13%,同比上涨8.47%。
7月中旬后棉纺企业开始为后期棉花空档期囤货,储备棉竞拍积极性增加,但21日市场开始有储备棉投放将延期的消息,纺企竞相观望,竞拍节奏放缓。受传统淡季及高温天气影响,7月份棉纺企业开台率有所降低。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86%企业开台率在80%以上。纱产量环比减少4.74%,其中,棉混纺纱减少幅度较大,分别为16.71%、7.65%;布稍好于纱,产量环比减少1.33%,其中,棉混纺布产量环比增长3.32%。
个别产品表现尚可 后期出货心理增强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7月跟踪企业数据来看,原料库存环比小幅下降1.72%。其中,原棉库存环比下降2.33%,主要由于下旬储备棉延期的不确定性导致纺企降低竞拍节奏,减少囤货。7月,除气流纺和60支棉纱表现尚可外,棉纺织各品种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走淡。
从跟踪企业数据来看,6月纱库存环比增加3.05%,布库存环比增加0.38%。纱产品中,纯棉纱环比增长5.53%,棉混纺纱环比增长0.48%;布产品中,纯棉布库存环比增加2.07%,棉混纺布环比减少3.44%。
据中棉行协跟踪企业数据显示,7月纯棉纱销售环比减少0.24%。7月织厂订单大多以小单、散单为主,纯棉布销售环比下降2.71%。7月棉纱整体行情偏淡,随着库存增加,纺企出货心理增强,降价幅度增大,纺企利润水平下降。(棉协)
转自:中国纺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