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产业到数字经济,从互联互通到资金融通……11月2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12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的多方消息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通过“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已成为产业合作升级和跨境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并进一步促进双方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以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和挑战。
数字经济引领“互联互通”巨量市场蓄势待发
“中国和东盟有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分工体系,有合作应对危机的宝贵经验和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以务实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逆势增长,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努西尔万表示,根据当前中马贸易发展趋势观察,2020年中马双边贸易额将基本与去年持平,成功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希望同中国的产能和投资合作在5G、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制药等先进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外交使节均认为,数字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降低民众负担,希望加强与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RCEP的签署使得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而各国产业之间存在的水平梯度差,形成了庞大的“投资洼地”,互联互通过程中资金“集聚效应”“扩散效应”“稳定回报”态势明显。
根据《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在数字创新方面,预计到2030年东盟的数字技术价值将达到6250亿美元。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放大,这一趋势对各国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经济成为跨境金融创新新支点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吸聚了各国关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仅带来了大量融资需求,数字技术也正助力跨境金融模式创新,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是建设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向。”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说,建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了贸易金融平台,为区域内的金融资产交易提供支持,已有境内外75家同业加入到平台,累计交易量超过7500亿元。
据介绍,建设银行今年还创新推出了“全球撮合家”智能跨境撮合平台,该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运用,为28个国家地区的医疗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近1.6亿件防疫物质的交易撮合服务。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说,交通银行运用数字化手段为企业提供便利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往来已取得诸多进展,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今年前10个月以人民币结算的投融资产品达621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东盟金融相互开放不断扩大,中资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设立的分支机构不断增加,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和资源的快速整合,以服务优化推动产业合作。
跨境金融合作亟待补齐征信短板
信用是金融的本源,也是金融合作的基础。多位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论坛、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实际资金需求,构建跨境征信体系是深化金融合作、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的必由之路。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末,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东盟国家共设立了32家银行业分支机构和7家保险营业性机构,东盟国家的银行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12家银行业分支机构和1家保险营业性机构,相关机构经营关系持续得到改善,经营发展均较为平稳健康。
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毅认为,跨境征信体系建设需要的实体网点、跨境支付体系等条件正不断提升,为建立跨境金融征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院长杨再平认为,中国—东盟相互贸易与投资速度与规模相当可观,贷款需求旺盛,跨境金融服务却相对滞后,跨境征信体系发展及其合作欠缺或是重要原因之一。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中心高级总监李冬春说,由于金融机构跨境征信体系尚未建立,部分东盟国家银行对购买非本国生产的工程机械贷款意愿下降,目前只能依靠柳工在国内融资后再通过企业自身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但无论是融资成本还是风险管控都差强人意。
多家企业负责人认为,无论是中资企业走出去还是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发展,都面临着跨境征信体系缺失导致的外国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效能低下问题,尤其是国际知名度较低和刚走出去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杨再平建议从四方面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东盟跨境征信体系共建共享:
一是“10+1”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加速养成自觉主动运用征信系统的习惯。借贷双方应借助征信系统获取或凭借必要的信用信息借贷。
二是“10+1”合作共同强化金融消费者或申贷方的“信用资产”意识。让各方充分认识到信用的价值,以市场机制兑现信用资产价值。
三是“10+1”合作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效能跨境征信体系。针对传统征信体系信息失真、泄露隐私、信息孤岛等痛点,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效能跨境征信体系。
四是共同推动“10+1”多国联合信用评级机构,主动服务“10+1”投融资。
转自:新华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