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价、汽车限购、全球产业链等问题 商务部一一回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4-03





  4月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就粮食价格、汽车限购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等热点问题一一作了回应。


  粮价会不会暴涨?


  针对近期人们对疫情之下粮食短缺的担心,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粮食完全能够自给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积极主动的进口政策,不断增加包括谷物在内的食品农产品进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进口农产品1499亿美元,同比增长9.3%;出口农产品786亿美元,同比下降0.9%,其中进口谷物1047万吨,出口276万吨,谷物净进口量仅占全国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粮食品种调剂和地区调剂。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中国粮食完全能够自给。


  三方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


  刘长于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面对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强一般贸易。商务部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大力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批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和一大批富有活力和创新力、专业化程度高、协作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市场渗透力强的国际营销网络,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贸易平台,培育一批外贸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第二,稳住加工贸易。要狠抓政策落实,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已出台政策,并不断推出新的政策,着力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第三,夯实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将坚持不懈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省合作,推进部省联动,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稳产固链、强基固本,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谈部分中国产口罩因“不合格”被召回


  针对荷兰媒体关于部分医院一线医务人员使用的中国产口罩因“不合格”被召回的报道,刘长于称,荷兰公司采购的这批口罩是个人防护用的非医疗用口罩,企业在出口时也做了说明。中方希望国外采购方在产品使用前进行相应质量检验,严格按照产品适用范围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如在采购和使用中出现有关问题,建议双方企业按商业化原则妥善协商解决。


  将进一步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王斌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完善机动车报废、二手车流通政策规章,释放汽车消费空间。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促进绿色节能家电、家具等产品消费。办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优化国内市场供应。


  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刘长于表示,国内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已经处于全面复工复产阶段,汽车供应链压力得到较大缓解。特别是3月31日,国务院又出台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2年、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降低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增值税税率等三项措施。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减缓疫情对汽车供应链的冲击。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加强海外供应商生产、供应监测,加大订货和库存,制定替代预案,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加强通关和物流便利化,保障汽车核心零部件、原材料以及研发、生产、测试设备等进口通道顺畅。


  75.6%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


  刘长于表示,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继续呈良好态势。据统计,截至3月30日,全国75.6%的重点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这一数字比上周又提升了4.2个百分点。湖北省也有超过50%的外贸企业复产率超过70%。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