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调整残保金政策:企业安排残疾人越多奖励越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2-06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下称“残保金”)又有新消息。不过,这次并非不再是减负政策,而是加大奖励以支持那些超额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


  1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残保金征收办法,激励更多用人单位提高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加大奖励力度。残保金优先用于保障残疾人就业和支持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相关支出,提升残疾人就业质量。


  关注残保金政策的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曾军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次政策调整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奖励力度,来促进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这调整将使得残保金政策更加公平合理。


  所谓残保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以此倒逼企业按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比例来安排残疾人就业。


  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残保金经历一些调整,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残保金负担。


  比如,2017年财政部扩大小微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免征范围,同时首次设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即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未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计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18年,财政部再次发文,将上述3倍上限降至2倍。


  残疾人就业问题尤为重要,这不仅意味着收入增加,也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随着2007年残保金制度逐步推开,残保金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威力逐步显现。


  国务院新闻办今年公布的《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948.4万人。近十年来,我国残疾人就业总体规模与结构趋于稳定,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30万人以上。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今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但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稳就业压力加大。前述残保金新政,目的就是更好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促进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


  曾军平认为,首先根据现有各种数据科学测算出企业安排残疾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按这一比例安排残疾人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需要缴纳残保金,这笔钱的一部分通过财政,奖励给超额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进一步鼓励他们接纳残疾人就业,这也体现了制度的公平性。


  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目前残保金支持方向主要有六大方面,比如残疾人职业培训、教育、康复,职业技能竞赛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优先用于保障残疾人就业和支持职业培训、就业服务。


  根据上述白皮书,2013年至2017年各级财政专门用于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投入超过1800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3%。(陈益刊)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持续推动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残疾人就业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表示,要努力推动新时代残疾人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11-01
  • 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单一标准征收调整为分档征收

    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单一标准征收调整为分档征收

    记者30日了解到,我国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单一标准征收调整为分档征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区市规定比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50%征收;1%以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90%征收。
    2020-01-06
  • 我国目前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超过860万人

    我国目前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超过860万人

    目前,我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规模超过860万人,每年约40万残疾人参加政府补贴职业培训项目。这是记者5月16日从中国残联、人社部和教育部共同举办的助残日主题活动上获悉的。
    2021-05-17
  • “十三五”期间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

    “十三五”期间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2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覆盖面不断拓展,每年平均有40万残疾人参加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
    2021-08-0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