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乌法峰会5大“中国态度”助推新跨越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申亚欣    时间:2015-07-13





7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俄罗斯乌法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加快步伐,切实行动,在新起点上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跨越。

此次乌法峰会,有哪些“中国态度”助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跨越,人民网“学习有方”栏目为您盘点出5大亮点。

元素一:倡导以“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三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三次讲话中均重点提及“上海精神”。

上海合作组织乌法峰会上,习近平在题为《团结互助 共迎挑战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跨越》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

对此,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与上合组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沃罗比约夫认为,“上海精神”已经成为上合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引领上合组织在过去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素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

今年5月,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联合声明。而在此次乌法双峰会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又就如何实现两者的对接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各方支持和响应下,中方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希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上海合作组织各国发展规划相辅相成,将同有关国家一道,实施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促进欧亚地区平衡发展。”习近平在乌法峰会上表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陈玉荣做客人民网访谈时表示,上合组织正在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

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主席谢尔盖·卡特林指出,中俄分别倡导的“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与上合组织框架下合作的宗旨高度契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器。

元素三:中国表态支持“新生力量”加入上合组织

备受关注的上合组织扩员问题在此次乌法峰会上取得突破。

会议决定,启动接纳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程序,同意白俄罗斯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成为对话伙伴国。这意味着上合组织扩员大门正式打开。

习近平在乌法峰会上谈到,“中方相信,新生力量的加入将给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泽表示,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将开拓中印合作的新领域。中国同意印度加入上合,是对改善中印关系的明显的善意表达。而且,在国际大环境中,中印加强合作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至关重要,中印需要携手改善国际治理体系。

元素四:中方愿通过金融平台解决成员国投资需求

上合组织成立14年来,各成员国间的经济金融合作不断加深。

习近平在乌法峰会上表示,“现阶段,中方愿通过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金融平台,解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需求,结合《2017至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重点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源开发、产业和金融合作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

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撰文指出,上合组织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是机制建设和项目落实的关键阶段,而经济合作既是物质基础,也是组织稳定发展的试金石。

他透露,中方已经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为其他成员国提供了220多亿美元的优惠贷款,率先提出要为多边合作制作“路线图”,在2012年北京峰会时拿出了第一份上合组织中期发展规划,并促成了《上海合作组织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的签署。

元素五:与各成员国一同表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继续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的坚定力量,绝不允许任何人歪曲历史、践踏和平。”习近平在乌法峰会的讲话中倡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乌法发表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的声明。声明中说,“我们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英勇精神和功绩,他们在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中英勇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塔诺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发表的上述声明具有重要国际意义,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致对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持否定态度,这是对那些企图否定二战成果的势力发出的警告。(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媒体报道)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