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财政部率先发布2018年部门决算,开启了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大幕。这一天,93个中央部门齐齐向社会公众晒出2018年度“账本”,这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中央部门首晒年度账本。
翻开一部部账本,2018年,中央部门花了多少钱、干了多少事、取得了什么成果,公开透明清晰可见。总体来看,污染防治、脱贫攻坚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收支保障有力,几乎所有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都有明显压缩。与2011年相比,2018年的“三公”经费支出相当于“减半”。
机构改革后中央部门首晒年度账本
7月19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93个中央部门发布2018年决算,集中向社会公众晒出年度“账本”。
部门决算,是监督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一年预算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相比起往年,今年中央部门“账本”公开的信息更加丰富:包括部门概况、部门决算表、部门决算情况说明、名词解释四个部分。其中,部门决算8张报表,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以及财政拨款收支情况。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中,对综合收支等增减原因,以及“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支出、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及预算绩效评价等社会普遍关注热点都有专门说明。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我国机构改革后中央部门首晒年度账本,也是第一次采用新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晒账本。
“今年相关部门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新部门进行公开,如司法部公开原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算,水利部公开原水利部、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决算。”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相比,部门决算公开数增加4个,主要是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中国老龄协会。
此次“账本”首次采用改革后的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科目。经济分类反映政府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比如是支付了人员工资还是购买了办公设备。上述财政部负责人指出,相比此前的分类科目,新的经济分类科目更能清晰、完整、细化地反映政府部门用于工资、机构运转、对事业单位补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方面的情况。
重大支出有保障 “三公”经费齐压缩
翻开一部部账本,2018年,中央部门花了多少钱、干了多少事、取得了多大成果,公开透明清晰可见。
以生态环境部为例,2018年度收、支总计约187亿元。与2017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约45亿元,增长32.03%。主要是科学技术支出中的科技重大专项增加,以及节能环保支出中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补贴增加。其中,应用研究(款)社会公益研究(项)支出3.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3.73%。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年中财政部追加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专项预算。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显示,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3.3亿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3.7%。与2017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4亿元,增长73%。主要原因是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费用增加。
在历次的中央部门“账本”中,“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的支出情况都备受社会关注。从财政部汇总数据来看,2018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9.92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14亿元,进一步勒紧了“裤腰带”。数据显示,与2011年的93.64亿元相比,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相当于“减半”。
以财政部为例,财政部2018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为5697.52万元,支出决算为3837.28万元,完成预算的67.4%。
国家税务总局决算公开数据显示,由于去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此次公开的部门决算为2018年原国税系统部门决算数据,其“三公”经费支出比2018年预算数下降42.6%;比2017年决算数下降8.8%。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为2489.24万元,年初预算完成率58.5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2124.47万元,较2017年减少552.8万元,下降20.65%。
更公开透明 更注重绩效
北京大学教授刘怡等多位业内专家认为,账本数字背后是政府办的事情,也就是花了多少钱办了多少事。看部门账本,关注数据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也就是预算绩效评价情况。
记者注意到,不少部门的账本中都对预算绩效评价情况进行了说明。例如,工信部组织对2018年的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全面开展了绩效自评,并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等46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委托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预算绩效评价主要分为部门绩效自评和重点绩效评价两种形式。绩效自评方面,中央部门已基本实现了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成效较为明显;重点绩效评价方面,今年财政部选择2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18年中央决算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部门为主体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扩大了公开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俞明轩指出,今年在决算信息公开基础上,更加注重预算绩效评价,这体现了以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重要理念,今后应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绩效评价。
“部门公开的每一笔钱,都对应了政府的一项作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对记者表示,预决算公开涉及社会公众对财政收支情况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履职情况的了解。今年绩效公开的项目以及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是一大亮点,反映政府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也反映出政府观念的转变。在当前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为我国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部门决算公开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们能明显感到决算公开工作越来越细、范围更宽,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是如实全面交账本,其背后更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白景明说。(记者 孙韶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