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中国秋季外交掀热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杨依军 李汶羲 谭晶晶    时间:2015-11-05





  法国总统奥朗德为期两天的中国之行3日收官。继习近平主席成功访英之后,德法两国领导人在一周之内先后访华,将中国外交“欧洲季”推向了高潮。

  专家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朗德此行不仅强化了中法关系,也推动了中欧关系发展。时值金秋、临近年底,中国外交在大国和周边两个维度上协调推进,呈现良好局面,掀起一股新的热潮。

  奥朗德访华:谈气候变化,促合作创新

  2013年4月,上任不到一年的奥朗德对中国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与那次相比,这次访问安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前夕,奥朗德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就巴黎大会与中方“对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说,国际社会对巴黎大会都抱有期待。法方希望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因此开展“气候变化外交”,与有关方面协调立场、寻求合作。

  “法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希望通过此访得到中国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说。

  2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同奥朗德会谈时表示,中方坚定支持法方办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希望法方继续发挥好东道主的协调作用,推动巴黎大会取得全面和均衡的成果。两国元首还共同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专家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等原则,中方为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取得成果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联合声明的发表也是中方为此进行的切实努力。

  奥朗德此访的行程安排也体现了“环保”和“绿色”的关键词。2日上午,他在重庆参观了一家污水处理厂,观察中国西部的循环经济实践;3日上午,又在京与李克强总理共同出席了中法气候与绿色经济论坛。

  此访中,双方还重申落实好核电、飞机制造等领域重大合作项目,并签订了涉及经贸、金融、能源、环保、人文等领域的多项合作文件。“既有传统领域的合作也有新兴领域的成果。”崔洪建说,中法合作正从此前法国掌控技术、中国提供市场和劳动力向中法联合创新转变。

  专家表示,中法在强强联合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便利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也有较大合作潜力。

  外交“欧洲季”:大国引领,均衡推进

  奥朗德此行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仅仅相隔一个周末。在这两个欧盟大国领导人接踵访华之前,习近平主席刚刚对英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超级国事访问”,并在北京接待了荷兰国王。

  “中英、中德外交不断掀起高潮,法国也要跟进自己的外交战略。”崔洪建认为,无论从国内因素还是从国际地区因素出发,欧洲国家都需要在对华关系上有所作为。

  专家表示,欧洲国家在内部面临一些问题的情况下,都希望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中国机遇对欧洲来说非常重要。同时,欧洲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也需要与欧方加强合作。

  德法领导人来华正值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全会擘画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的蓝图。“在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欧洲国家领导人也想探明中国领导人的发展思路。”陈新说。

  访问期间,默克尔和奥朗德都表示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在德国“工业4.0”、法国“未来工业”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接上,两位领导人表态积极。

  此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层面,中欧也互有需求。专家认为,欧洲国家期待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于己有利的角色;中国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如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等诉求,也要得到欧洲国家支持。

  年内,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也将在华举行。随着对欧外交有重点而又全面均衡地开展,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正有序推进。

  秋季外交:精心布局,成果可期

  除中欧密集开展高层互动外,中国外交近期还有一系列行动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习近平成功访问美国、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到即将访问越南、新加坡,再到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三年重启,中国外交大事不断、亮点频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认为,当前,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应地,中国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作为新兴大国,与西方大国确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对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近期面向东北亚和东南亚开展的外交行动,苏格表示,中国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开展“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可为国内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

  金秋是收获的时节。专家表示,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协调推进的局面,显示着中国外交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表现出中国外交的创新活力。岁末,中国还将有一系列外交行动陆续展开,2015年将是中国外交硕果累累的一年。(记者 杨依军 李汶羲 谭晶晶)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