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 织密民生保障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5-16






日前,浙江省长兴县太湖街道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来到太湖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阅读养生书籍,用声音为老人感知“书海”,让书香陪伴老人们的幸福晚年。吴拯 摄(人民视觉)

  改善民生,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一老一小”就是典型。其中“一老”是指养老服务;“一小”是指婴幼儿照护服务。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部署中,“一老一小”问题同样在列。近期,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给出针对性方案。专家分析,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中观层面的产业提升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福利改善都是有利的。


  千家万户的广泛需求


  “一老一小”问题之所以突出,首先因为它关系到千家万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9亿,占总人口的17.9%。另外,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目前,中国有3岁以下婴幼儿(包括0岁、1岁、2岁)5000万左右。老年人口和婴幼儿的照护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千家万户。


  但与此同时,相关服务供给存在不足。


  中国老龄协会指出,现阶段中国老年消费和老龄产业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供需失衡,老年人亟需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市场发展不充分,老年人缺乏安全的消费环境;行业社会化发展环境滞后,老年消费多元化发展受限等。


  针对“一小”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也表示,当前全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非常紧迫,但目前托育服务的供给方面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问题。


  “一老一小”问题因此成为近年来中国着力改善的重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对本报记者分析,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有条件进一步改善养老托育问题,这是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对下一代养育的重视,改善相关条件是许多家庭的真切愿望。此外,增加和改善相关的供给与服务,也有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投资和消费,对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中观层面的产业提升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福利改善都是有利的。


  发挥多种主体积极性


  养老、托育服务怎么实现更充分、更有效的供给?这就涉及到明确政府的职责定位,在此基础上发挥多种社会主体的作用。


  针对全社会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欧晓理指出,“政府的职责定位是保基本、补短板,所以政府要做的是重点满足基本养老的服务需求。”近年来,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中国每年安排一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各地老年养护院、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等设施建设,增强基本养老服务兜底保障能力。


  但除了基本养老需求以外,老龄化也催生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欧晓理说,需要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机制、联动互促的政策组合拳,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地方政府和企业等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


  在发挥多种主体功能方面,两份意见分别指出,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


  何代欣认为,发挥社会力量在养老托育方面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市场机制。一方面,要构建长期收益的合理预期,搭建政府与市场长期合作的机制;另一方面,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可以适当纳入到国民经济规划中。


  “软硬”兼施促发展


  细读两份意见便会发现,不论养老还是托育,都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系列配套。综合来看,可以说是在“软硬”两个方面持续发力。


  “硬”的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支持。例如,落实土地税费政策。将养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有序适度扩大用地供给。鼓励地方政府梳理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通过采取提供场地、财政补贴、税费优惠、减免租金、优先保障建设用地等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软”的方面,主要是人员培养培训、行业管理服务等方面。例如,针对养老服务,研究建立长期照护服务项目、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紧缺、素质相对不高等问题,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员纳入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等。


  在何代欣看来,中央已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接下来各地方政府的落实尤为重要。老人和婴幼儿是社会相对弱势的群体,对他们的关爱尤其能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于学军表示,一定要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大礼包”送到人民手里,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记者 李婕)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