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邢正军:让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7-18





  实践中,我们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为龙头,这个组织力以“网格化”为基础,坚持“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的网格化党建理念,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根据地域面积、单位大小、楼栋以及人口数量为标准,将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按网格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使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从街道的“面”精确到居民楼的“点”,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活动”。

▲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邢正军(左二)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制机制创新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治理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治理思想,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南京市栖霞区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应突出“四个导向”。


  核心导向  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我国独有的政治制度优势。地方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时,要发挥我党的这一政治优势,必须加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广泛动员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把方向、定目标、聚力量、促改革、建机制的重要职责。


  实践中,我们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为龙头,这个组织力以“网格化”为基础,坚持“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的网格化党建理念,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根据地域面积、单位大小、楼栋以及人口数量为标准,将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按网格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使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对象从街道的“面”精确到居民楼的“点”,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的活动”。


  同时,使得社区的基层党组织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基层干部通过网格和网络能够及时掌握民情、引导民意,凝聚各个领域、各类组织、各种人群、各方力量,不仅极大地放大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而且使辖区的老百姓有困难就找党组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更加坚决地跟党走。


  基层导向  城乡社区为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低层级,基层社会治理涵盖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维稳信访等方方面面,决定着整个社会治理效果。


  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逐渐凸显,如何改变在社会治理中时而出现政府买单而百姓不买账的问题,如何实现政府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如何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都需要我们从理念和方式上做出一系列的变革。


  基层直接面对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沉到基层,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从管理向治理逻辑转变的必然要求,可以使政府治理工作抓在基层,成效也体现在基层。


  管理带有自上而下的统治意味,而治理则更强调民众主体的参与性,让民众自己决定需要什么服务、如何服务,反映了多主体之间的民主共治内涵。应尽可能地把管理、资源、服务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人、有物,这样才能够极大调动基层积极性。


  我们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区街同权”的制度设计,使得区一级政府的管理权力下放到街道和社区,使老百姓在家门口或不出门就能办成事。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连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压力。


  实施“院府合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治理体制和方式的创新不但能够有效解决现实中的治理难题,而且可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社区营造、社区的民主协商与恳谈会,是推动社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形式在政府引导下,强化社会,赋能群众,形成政府与社会功能互补、力量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

▲栖霞区小江河环境整治一新。


  创新导向  深化改革为切入点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


  我们结合社会治理重心下沉的要求,以系统性思维全面深化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治理成效。


  针对公众需求日益提高,基层政府人少事多、力量薄弱、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我们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整合各部门所属的执法中队,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率先在全国探索行政检查权与行政处罚权相分离,打破行政执法力量条块分割格局,形成街道检查、部门处罚相互支撑的基层执法新路径。


  制定区街行政执法权力清单,重点将1313项与基层治理密切相关的行政检查权下派街道,解决了基层一直存在的街道没有执法权,“看得见管不着”,而政府部门虽有执法权但“管得着看不见”的治理难题,实现了“看得见也管得着”。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事关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完善。我们改革社区组织架构,让部分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居委会副主任,实现了社区与物业、业委会之间的协同,形成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渠道和合力。


  技术导向  信息化为支撑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发展经济,还能有效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多社会公众和团体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参与到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为政府与社会主体合作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也在政府治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实现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结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理念,同时结合社会治理重心下沉到基层的要求,我们在两个方向上发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一是打造了一个可以实现“不见面审批”和“联网联办”的政务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区街服务中心网上大厅,在街道、社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站),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同步对接,探索和推进区街通过网络实现“联通联办”,使政府的治理和服务延伸到居民社区(村)各个平台。


  二是依托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主导,协同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建立“掌上云社区”。


  “掌上云社区”不仅可以有效发挥网络互动优势,提升居民的参与和互动热情,构建一个党组织、政府与居民间畅通的沟通渠道,还可以实现社区资源、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有效汇聚,为在线治理社区事务、整合社区资源、化解社区矛盾,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作平台。


  新时代社会治理,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切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重心落实到城乡社区,并紧跟时代步伐,用改革创新的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进行“微创新”,不断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社会治理改革与创新模式。(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 邢正军)


  转自:民生周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假装在基层!镀金干部“混基层”现象调查

    假装在基层!镀金干部“混基层”现象调查

    长期以来,许多干部喜欢“往上走”的直线升迁模式。如今,不少干部却甘愿过着“假装在基层”的生活,选择“先下去、再上来”的曲线模式。基层经历,就像是部分干部镀就的“金身”,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升迁可“加分”,提拔重用...
    2018-01-05
  • 改善就医感受,基层医院在发力

    改善就医感受,基层医院在发力

    去年,我国建立大病保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了130多种药品短缺问题,更是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旧机制,初步建立运行新机制。新一年,哪些“病有所医”的社会政策、民生清单值得期待?
    2018-01-22
  • 中办发出通知 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

    中办发出通知 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2019-03-12
  • 中办印发《意见》 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意见》指出,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加快发展,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积极促进各类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
    2019-06-2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