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了 手续少了 创业多了


——国办开展“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综述之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05





  今年4月,全国首张34证合1的“一照通”营业执照在广西防城港市发出。在此前“六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新执照整合了20个部门共34项行政审批事项,通过“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核、信息互认、多证合一”模式,提供“一照通行”的便捷服务。
 
  商事制度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国务院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举措,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更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企业的改革获得感不断增强。
 
  准入简化,激发市场活力
 
  “没想到这么快能拿到证,真是一个惊喜!”近日,手握《经营许可证》的武汉同仁美康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军感叹。以往办这张许可证要交40种申请材料,半年才能办下来,现在申请材料由40种缩减为17种,3天就能拿到手。
 
  简政放权,“简”字当头。商事制度改革的“简”,核心在于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给企业准入提速。相关部门瞄准不合时宜的陈规旧制、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束缚企业创业创新的繁文缛节,能简化的手续尽量简化,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
 
  由“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企业注册便利度大幅提升。“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度、企业名称预核准电子化办理……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措施,全面降低了创业准入的制度成本,提高了企业注册便利化程度。
 
  由“三证合一”到“多证合一”,各类许可证大幅精简。自2015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以来,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继续精简各类许可证。从最早的“三证合一”到现在的“三十四证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不仅体现在“多”的数字上,更重要的是在“合”的动作上,通过“合”简化市场准入手续,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创业创新。
 
  由“多证合一”到“证照分离”,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面总结“多证合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将116项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取消或简化,打消企业“无照经营”的顾虑,破解了“准入不准营”的难题。
 
  进退之间,活力增添。2016年,全国新增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1.51万户,比2013年改革前每天新登记0.69万户的水平翻了一番。如果加上个体工商户,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达4.51万户,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对加快新动能发展和吸纳就业发挥了显著支撑作用。
 
  科学监管,规范竞争秩序
 
  今年3月,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正式启动。操作自动留痕、多层级办理、智能提醒、随时随地办案……平台有效解决了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执法扰民”等问题。
 
  给市场放权不是放任,而是腾出手来加强监管。放的力度大了,范围广了,管的要求就提高了,难度也增强了。商事制度改革做好“管”的文章,主要是从过去以审批为主的准入监管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让市场活而不乱。
 
  改革监管体制——
 
  以往,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痼疾加重企业负担,也造成很多不公平。针对人盯人、普遍撒网的监管方式,各地区积极探索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模式,推动市场监管体制创新。目前,全国已有1/3以上的副省级市、1/4的地级市、2/3以上的县实行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
 
  如何实现跨部门综合?江苏省南京、盐城、泰兴等16个试点市县在深化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的基础上,又在城市管理、商务、旅游园林等领域探索跨部门综合执法,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
 
  创新监管模式——
 
  “想查谁就查谁”“想由谁查就谁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个别人员任性执法,不仅饱受市场主体诟病,而且容易因选择性执法产生权力寻租。为规范执法行为,“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被应用在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执法中。
 
  近日,上海市食药监局根据法定职责和市、区两级食药监管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制定并公布《上海市食品药品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了随机抽查事项、频次等,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现阳光执法。
 
  强化监管手段——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放宽市场准入的背景下,信用约束尤为重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然而,由于不同监管部门数据不共享,形成政务信用信息孤岛,让一些市场主体钻了空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扰乱市场。
 
  怎样发挥监管协同性,织就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2015年10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目前累计归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各类信用信息近12亿条。各部门依托该平台建立“红名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奖惩联动,“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初显。
 
  改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核心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商事制度改革中,怎样才能做好服务的“行家里手”,更好支持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各地各部门展开了不同探索。
 
  听民意,服务企业靠主动。
 
  从政府部门“端菜”,到市场主体“点菜”,是“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以前,政府一些服务不到位,多是由于不够了解企业的真需求、真痛点,没能“对症下药”。主动走近企业,倾听企业心声,掌握企业需求显得格外重要。
 
  近期,厦门集美区“税收深化改革,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主题座谈会在集美区政府召开。国地税、工商联、民营企业、银行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了一次敞开心扉的真诚对话。有了这样的座谈会,企业反映诉求、解决难题多了一条更直接有效的渠道。
 
  建数据,精准服务有抓手。
 
  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小微企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小微企业“出生容易成长难”,需要政策层面的更多关注,“扶上马送一程”。然而,扶持哪些小微企业、怎样扶持,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
 
  为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工商总局小微企业名录2015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并于今年3月进行改版升级。新版名录进一步丰富了系统内容,在增加小微企业库集中查询、企业享受扶持信息集中公示等功能的同时,增设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努力实现服务大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设目标。
 
  搬上网,服务提速有保障。
 
  为了开一张证明,来回几个部门、奔走好几天都办不下来……企业经营中的类似遭遇在以往并不少见,影响了经营效率。不少细心的企业发现,近年来,政府网站变得越来越好用,数据传递多了,企业跑腿少了,办理很多申请和证明不用再去现场窗口,网上递交相关材料后就能办好。
 
  “以往办理酒类零售许可证,需要来回跑窗口。现在所有材料都在网上申报,审批文书快递给我们,真比以前方便多了。”近日,负责为上海全家便利店办理证照的陈练超说。陈练超感受到的便利,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的“全网通办”改革。包括金融贸易、食品药品等14个部门、104个区级审批事项,全部提供“全网通办”服务。
 
  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门槛、更优的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得到市场主体一致点赞。商事制度改革的继续推进,将进一步为企业松绑解绊,与其他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一起,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更大热情。(记者王珂)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795万大学生毕业在即 多地出招护航就业创业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95万,比上一年又增加30万人。伴随毕业季临近,庞大的学生群体陆续涌入就业市场,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举措,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级版积极就业政策将带来哪些利好?

    升级版积极就业政策将带来哪些利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及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95万 政策发力护航就业创业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95万,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对此,国家和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完善精准服务,强化困难帮扶,为大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2017-04-24
  •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狠抓就业创业各项新举措落地,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推动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2017-05-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