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行常住地登记户口制度、以后考驾照更方便了……公安部权威回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2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8月27日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哪些信息与你有关?一起来看——


  2014年以来1.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14年以来,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有序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


  加快推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全面放宽放开了落户限制。下一步,公安部将指导各地在坚持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稳步推进居民身份证补换领等高频户政事项“全程网办”


  近年来,公安机关深入推进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办理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业务240万余笔,办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120万余张,办理居民身份证换补领“跨省通办”4232余万张、省内跨地市7362余万张。下一步,公安部将指导各地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在全面实施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全国通办”基础上,稳步推进居民身份证补换领等高频户政事项“全程网办”,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积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


  近年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安部将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居住证功能衔接并轨。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加快推动部门间人口信息资源依法互联共享,实现就业、教育等信息汇聚,更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稳步推进户籍管理领域立法,为全国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


  目前,经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测试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公安交管部门、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不断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要,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做好管理保障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号牌1.6万张,开放了公共测试道路3.2万公里。


  加快推进小型汽车的登记和驾驶证考试业务下放至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加快推进小型汽车的登记和驾驶证考试业务下放至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有90%的县市可以办理小型汽车登记业务,55%的县市可以开展小型汽车驾驶证的全科目考试,应该说极大减轻了农民群众往返办事的负担。同时,公安部还进一步扩大县级车管所业务范围,在174个县级车管所试点办理中型以上载客汽车登记业务,更加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同时,推进县级车管所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县级服务大厅的便民设施,改进优化办事环境,落实免填表、免复印等窗口的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县级车管所的服务质量。


  持续推动更多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集成办,就近办、异地办”


  现在居民身份证、电子驾照、行车证等都可以异地办理。现在户口的迁移,身份证、驾驶证、护照都可以“全国通办”,在2.4万个派出所设立公安政务服务综合服务窗口,可办理1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在各地警务室也布设了2万余台自助服务设备,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围绕办牌办证、道路通行、交通事故处理等群众交通出行全过程、各环节,分批次推出简化车辆登记交易、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推行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等多项改革措施,到现在为止已发放电子驾驶证2.5亿个,在北京等60个城市试点推行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为2200多万名车主核发了电子行驶证,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安交管政务服务。


  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以正常上网


  7月26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就《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截至8月25日,公开征求意见已结束,目前公安部正在认真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大家关注的网号、网证等问题,上周媒体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国家推行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以后,用户多了一种更安全、方便的选择,原有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仍可继续使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以正常上网。


  转自:中国政府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