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各地推动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03





  年终岁末是欠薪问题易发高发期,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各地正加速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记者在北京、浙江、广东、四川等地调研采访了解到,当地相关部门围绕根治欠薪工作展开全面排查、分类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让农民工安“薪”过节,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治理。


  源头治理解欠薪“顽疾”


  如何让农民工薪资无忧?近年来,全国多地聚焦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数据治理,利用制度优势化解欠薪隐患。


  钢筋工王盛云在四川成都高新区一项目务工,现在每月工资都按时到账。“发工资有政府部门监管,不用担心拖欠,干得很放心。”王盛云说。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推动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工资保证金制度。在此基础上,成都高新区探索建立智慧根治农民工欠薪监管系统,对发薪延迟等异常情况提示提醒,切实发挥预警功能。


  这样的预警平台是大数据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缩影。记者了解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施行三年来,全国多地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推行快速化解欠薪举措,并建立兜底保障制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浙江义乌,外贸企业多、初创企业多,针对有些中小微企业货款周期长、影响工资发放问题,义乌因地制宜,推出“工资保障险”制度,为解决欠薪提供新思路。


  义乌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国成说,政府为劳动者购买“工资保障险”,实现欠薪“先理赔、再追偿”,及时保障了劳动者“劳有所得”合法权益。自2023年8月底该政策实施以来,义乌已为207名劳动者赔付工资超220万元。


  重点领域广开维权渠道


  当前,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正在全国开展。各地紧盯工程建设、加工制造、新就业形态等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欠薪风险隐患,狠抓线索核实,限时办结案件。


  临近2023年年底,在北京新国展二期建设工地上,北京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协调小组进行现场接访。记者看到,几位农民工当场提出诉求,相关负责人记录了诉求,并表示会尽快核查处理。


  北京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市在工程项目集中的区域设立“根治欠薪联动处置指挥部”,选派骨干监察员现场办公,对欠薪隐患进行前置处置。


  2023年以来,在北京市,7805个施工企业被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信用”综合评估,用数据为施工企业分级。将信用低、风险高的项目列入欠薪隐患台账,开展联合检查,督促问题整改。


  走进浙江金华在建工地和工业园区,总能看到贴有金华“安薪码”的二维码,下面写着这句话:“欠薪扫一扫,码上微服务”。


  金华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农民工反映欠薪需来现场提供资料,现在扫码就可填写项目名称、姓名、电话、欠薪数额等基本信息。除此之外,当地劳动者还可以通过“浙里办”App劳动仲裁功能,足不出户解决劳动纠纷。


  切实提高治理拖欠效果


  记者在多地走访调研了解到,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当地严厉惩处恶意欠薪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发挥行政和协商手段作用,提高治理拖欠效果。


  北京福茂律师事务所主任时福茂等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欠薪治理力度不断加强,但目前还存在实名制管理不规范、劳动合同与口头约定“两本账”、工程结算纠纷、工程款拨付慢等情况。


  不久前,在四川省眉山市,9名农民工投诉工程项目建设公司拖欠工资8.2万余元。眉山市人社局接到投诉后,当天就立案调查。经查,公司在收到限期改正指令书后未支付工资,人社局将该公司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协调由总包单位进行清偿。


  劳资纠纷时间长是困扰劳动者维权的一大难题。近日,为了拿回被拖欠5万元工资,在广州打工的林武中和16名工友第一次走进仲裁院,只调解两次就解决了他们的诉求。两次调解就完成17宗欠薪争议的“一揽子”处理,这是广州市白云区“裁审联调”工作机制启动后带来的“加速度”。


  广州市白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李拥华说,裁审联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揽子解决欠薪争议,便民、高效,让仲裁员、法官多跑路,让劳动者少跑腿。


  多地人社部门表示,将督促企业落实过程结算制度,遇到有资金困难的提前筹措,必要时启动监管资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者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新华社记者 陈旭 李平 毛鑫 陈健)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