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地纷纷放宽落户限制 充分释放消费和人口发展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3





  前两天我们报道了山东青岛放宽居住落户政策,租房即可落户的消息。其实不仅如此,青岛这次发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新政,在人才落户、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就业落户以及投资创业落户等多个方面也都大幅放宽了落户限制。


  此次新政,最引人瞩目的被媒体总结为“租房即可落户”,这也被认为,青岛彻底打开了落户大门。


  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户籍科科长 邵婧:租房落户,它对于房屋是有租赁登记备案的要求,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房屋你只要租赁就可以落户,它必须是在房管部门进行一个备案,对于这样的人员我们是可以办理落户的。针对青岛市以外所有的居民都可以、都畅通的一条落户渠道,关于农业转移人口也是符合其中的。


  除了租房落户,在居住落户方面,此次青岛还扩大了可落户房屋类型的范围,由居住性质的产权房屋放宽至合法产权房屋。也就是说,产权证登记为商住、商用等过去不在可落户范围内的房屋类型,未来均可落户。


  人才引进方面,此次青岛也进一步扩大了范围。


  对于学历人才,从2021年的“国内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放宽到“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以及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


  另外,上一版户籍政策对落户中心城区的学历人才和技能人才尚有年龄要求,比如要求本科学历人员要在45周岁以下。这次新政,年龄限制全部取消。


  除此之外,对于亲属投靠落户也进一步放宽了户籍登记类别范围。


  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户籍科科长 邵婧:之前我们办理亲属投靠,除了夫妻和未成年人子女投靠父母之外,其他的亲属投靠必须是有城镇的合法规定住所,在这一次我们户籍制度改革当中,我们亲属投靠,关于夫妻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成年子女以及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投靠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我们都是可以扩大到集体户可以办理投靠。


  对于稳定就业人群,此次政策取消了过去不能在中心城区落户的限制,未来稳定就业人群,可以在青岛全市进行落户。此外,此次政策还新增了投资创业落户的渠道。


  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户籍科科长 邵婧:在我市依法登记的上市主体,其负责人或所属员工可以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在单位集体户或者其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截至2022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达到1034.21万人,户籍人口为851万。此次改革,显然可以为在青岛有稳定居住生活意愿的居民提供更多落户选择。


  今年以来多地纷纷放宽落户限制


  不仅仅是青岛,在放宽落户条件大背景下,此前,多地都在加速深化户籍政策改革,相继放松落户门槛。


  全面放开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浙江全省除杭州市区,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


  关注政策推进的同时,舆论也将目光再次聚焦在了一个庞大群体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562万人,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而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数量约为1.3亿人。当他们成为城市里的新市民,不仅能带动当地消费,更能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郑州、南京、西安、杭州等多个城市都在加速深化户籍政策改革,相继放松落户门槛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差别化入户”的特征。例如,西安对落户首次划分区域,对于三环外区域缩短了时间条件,居住证满一年、连续社保满一年,即可迁入居住证发放地落户。在江苏,积分落户不看年龄和学历,只要满足400分,即可线上办理落户。


  江苏苏州新市民事务中心副主任 冯牧:苏州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我们也需要面广量大的年轻劳动者,我们也需要老人以及其他年龄段的人,他们到苏州来落户安居,都会对苏州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浙江杭州也将本地工作的落户门槛放开至大专学历。


  浙江某汽车零部件公司仿真工程师 张淞铭: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还没有思考更多,而且这个事情我也对家里说了,家里也特别支持这个事,觉得能在一个更好的城市发展,其实对我的未来、对我以后组建家庭都是有帮助的。


  能否吸引人口流入城市,能否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城市扎根发展,能有更强的归属感,城市放开落户政策只是其中一环。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陆铭:它主要政策改变的方向就是一方面在制度上要逐渐降低市民化的成本和落户的门槛,同时要更多地去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社会保障一体化,能够让外来人口在市民化的进程当中不要有太高的居住成本。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