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亚深化合作 推动区域发展驶上快车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8-23





  8月16日至20日在昆明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嘉宾,线上线下超3万家展商参会、参展。其中,南亚馆展位多达448个,南亚8个国家均派出庞大的参展团参展。连日来,这次博览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之一。


  “扩大合作领域”“深化贸易关系”“消除贸易壁垒”“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这些词语成为与会各方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说得最多的热词。


  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国内磷化工龙头企业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耕南亚磷肥市场,与印度、孟加拉国等农业大国的客户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云天化集团出口到印度的磷酸氢二铵数量达51万吨。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云天化集团与南亚各国开展肥料产品供应链业务,累计业务量超400万吨,累计供应链业务额超过22亿美元。


  云天化集团是云南企业“走出去”与南亚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缩影。云南地处中国与南亚、澜湄国家结合部,是中国西南连接南亚的重要枢纽和纽带。近年来云南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022年进出口总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7.35%。


  云南省副省长纳云德在16日举行的第16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上说,近年来,乘着中国与南亚各国合作日益深化的东风,云南省的南亚“朋友圈”不断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进入发展快车道,南亚已成为云南重要的贸易伙伴。南亚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各国正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改善投资环境,支持鼓励创新,加快工业化进程,拥有与中国深化合作的诸多有利条件。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说,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和南亚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贸易投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中国与南亚贸易额达到19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目前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总量已占全球1/5,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国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均表示,制约国际贸易的壁垒仍然很多,中国与南亚国家要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同时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16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提出启动南亚营商环境研究工作。各方都认为,打造中国—南亚区域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有效应对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发展进程遭受冲击带来的风险挑战,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促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质,论坛发出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共同营造区域优质营商环境昆明倡议》。


  云南省贸促会会长刘琪琳介绍,倡议提出,中国与南亚各国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区域间市场主体开展国际贸易投资活动营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畅通便捷的通关环境,让本区域成为市场主体发展的“福地”、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


  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主席伊尔凡·伊克巴尔·谢赫说,要推动贸易便利化,为企业提供简单化的程序,避免贸易壁垒,建立争端解决机制。要为投资和贸易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探索新机遇,扩大经营,实现真正的自由贸易。


  深化合作促进区域加速发展


  记者采访中,无论是中国政府官员、企业代表,还是南亚各国的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纷纷表示要深化南亚地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昆明市副市长安恩法说,昆明背靠全国14亿人口的市场,面向南亚18亿多人口的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市场中心。近年来昆明市深化对外开放,南亚国家是经贸合作重要市场,2022年昆明与南亚国家贸易额达到81亿元,同比显著增长。希望南亚各国企业与昆明市开展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


  张慎峰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给各国发展带来宝贵机遇。中国和南亚各国工商界在科技创新方面各有优势,合作大有可为。要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孟加拉国工商联合会高级副主席莫斯托法·阿扎德·乔杜里说,南亚与中国建立牢固经贸关系,可以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空间,欢迎中国和南亚各国的投资者将孟加拉国作为投资目的地,孟加拉国将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确保投资者实现最佳回报。


  阿富汗工商会主席塔瓦克·阿马迪尔说,南亚各国与中国的合作正在持续深化,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记者 浦超)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