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两端发力“稳就业”——代表委员共话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14





  全国两会期间,“稳就业”话题备受关注。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就业优先政策正在落实落细,为“稳就业”提供有力支撑。业内人士建议,从供需两端发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高质量推进就业工作。


  “就业稳”有支撑


  山东省、重庆市联合启动“就业鲁渝行——百企万岗进山城 春风送暖促协作”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河北省秦皇岛市依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全市各街道、乡镇设立106个就业服务驿站,把就业服务小驿站设到家门口……近期,多地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牵线”活动,助劳动者解决“求职难”,也助企业解决“用工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谈及今年的整体形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分析,今年经济开局良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显示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此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落实落细,对稳就业形成有效支撑。“今年的就业形势整体上会比较平稳。”他说。


  稳就业与稳企业密不可分。“经营主体稳、经济稳,才会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劳动者的收入才会稳,从而稳定预期和消费,进一步拉动经营主体的成长,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增长。”赵忠说。


  “泰安市将坚持把稳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开拓更多就业岗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市长李兰祥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长治市委书记陈耳东也表示,下一步,长治将围绕稳就业抓产业发展。并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拓宽就业渠道。


  供需两端发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也提出,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组织就业见习和专项培训。深化百万见习岗位募集计划。


  “高校毕业生进入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赵忠说。


  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从“就业者”和“用人单位”供需两端发力。


  从就业者角度出发,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因为工作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赵忠建议,高校和职业学校要前瞻性地设置专业和教育体系,课程安排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要更好利用实习实践等培养形式,让学生能力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委王春秀建议,优化企业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奖补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私营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引导鼓励更多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供需双方之间的对接也非常重要。民进中央在《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中建议,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国聘行动等就业渠道与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民进中央还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


  激发新业态就业潜能


  “灵活就业者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他们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用工企业不管是大是小,都有义务把这些家庭‘顶梁柱’扶稳。用工企业要用好保险工具,社会要撑好‘保障伞’,让灵活就业者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让他们被关心、更安心!”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说。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新就业方式不断拓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对激发该群体的就业潜能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局长杨淑丽建议,适时修订完善劳动法,增加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平台)、就业者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情形,加强法律保障。同时,制定适应数字时代的劳动法律法规。


  曹鹏建议,完善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配套制度,如职业伤害保障、算法规制、薪酬标准、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研究制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积金灵活发放制度,探索允许公积金通过补贴形式发放,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记者 张莫 王奇 孙晓辉 杨稳玺 李紫薇)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