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代表热议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0-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接受采访的党的二十大代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亚非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对过去尤其是新时代1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代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妇联主席亚夏说:“珞巴族祖辈都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家园。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更坚定了珞巴族群众保护好青山绿水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生态环境更好了,村民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下一步,要继续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将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开来。”


  伴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广大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倍感振奋,也深受鼓舞。”党的二十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农民收入也越来越高。段家湾村位于代县南山深处,一度贫困落后,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如今,沿河的滩地上种了120亩苗木,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党的二十大代表,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表示,党中央把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时时放在心上。过去十年,我国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各环节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高度重视。千年窑火催生出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是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更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10年我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见证了脱贫攻坚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向辉介绍,以前村路泥泞,交通不便,现在村村通水泥路,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用上了互联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的过程。


  “在新征程上,科技人才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亚非代表说,10年来,我国高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未来我国要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而非亦步亦趋,照搬西方模式,这是中国高校需要不断思考、实践的课题。电子科技大学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瞄准突破“卡脖子”关键难题,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吕军代表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企业的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去思考去行动。未来,中粮集团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担当好农粮市场的“压舱石”,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埋头苦干、奋勇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向辉代表说,将继续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以党建为引领,把“特色产业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同乡亲们共同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乡村产业链条,共同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是我们的家园,要发展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色产业,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记者 乔金亮 熊丽 徐胥)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