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压力也在加大。
据18日最新统计,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市场机构数据也显示,原本为招聘旺季的三、四月份,就业市场整体较为低迷。当前就业压力如何破?
3月份指标向下,就业压力加大
“3月份就业指标下滑,主要是在今年就业总量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市场遇到了新的冲击和困难,企业招聘收缩带来供求矛盾加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
一方面,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创多年来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为历史最高。另一方面,受近期疫情多发等多重因素影响,承载数亿人就业创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记者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同城等几家招聘机构了解到,今年就业市场开局良好,1、2月份总体平稳,部分企业招聘岗位数量还快速增长。但3月份后,求职人数大幅增长,而招聘需求掉头向下,不少企业招聘放缓,甚至减员裁员。
“3、4月份是就业增长的关键月份。‘金三银四’遭遇市场低迷,不可避免影响全年就业增量。这意味着,完成全年1100万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曾湘泉说。
分行业看,原本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建筑建材、房地产、互联网、教育培训以及接触性服务行业招聘人数下降。
不过,处在投资风口的芯片、医药、快消、能源等领域,依然保持旺盛的人才需求。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计算机软件、通信、物流仓储、集成电路等行业,招聘始终保持增长,互联网营销师、视频主播等新职业招聘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岗位。
高校毕业生、大龄低技能人群就业难突出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1、2月份为15.3%,3月份升至16%,为近五年同期最高值。
记者从多家高校就业中心获悉,受疫情影响,现在许多高校校园都进不去,现场宣讲、线下招聘受阻,许多国企和事业单位推迟了招聘工作,导致高校毕业生求职周期被拉长。
北京一所语言类高校的2022届硕士研究生小姚告诉记者,目前班里15个人中有6位已签约。自己是在各种面试、笔试中感受到了激烈竞争,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专家表示,除了经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与就业观念有很大关系。这两年,年轻人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在增长。“不是找不到工作,主要还是去不了想去的岗位。”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
在她看来,二三线城市的非“985”“211”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将是就业难度最大的群体。
“‘95后’‘00后’家里经济条件大多不错,家长普遍希望孩子从事更加体面的工作。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毕业生求优求稳心态明显,扎堆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和教师资格。”曾湘泉说,用人单位也提高了招聘门槛,对学历、职业技能的要求更高。这导致“就业难”与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招聘难”问题并存。
“数字化趋势下,企业更加偏好年轻人。应给高校毕业生更多实习、见习机会,更早建立对各种职业的认同感。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让年轻人和大龄劳动者都能提高与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匹配度。”冯丽娟表示。
未来关键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尽管受疫情冲击影响,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总的看,就业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的目标是对全年而言的,不排除个别月份指标高一些。”曾湘泉说,关键是及时应对。就业优先政策已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今年以来税费支持、特殊困难行业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政策制定中,已充分考虑了稳就业需要。
缓——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返——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从60%提至最高90%。
扩——加强失业保障力度,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今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
补——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要求全国高校“一把手”拜访用人单位开拓就业岗位,组织“春风行动”为务工人员、脱贫人口等提供就业服务,推动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不低于3000万人……各部门正在齐头并进,打出促就业“组合拳”。
“接下来将实施一系列阶段性、组合式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政策措施,切实助企纾困,保就业。”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姜琳、冯家顺)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