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校毕业生首超千万人,怎么解决就业?官方发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2-13





  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年度人数首次超过千万人。


  如何解决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力争今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通知》提出,要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为全国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做示范。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但也面临融资难、经验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通知》要求,2022年组织实施示范行动,要紧紧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展开,坚持问题导向,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降低创新创业门槛;供给优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实习等资源,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女性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被重点提及


  《通知》提到,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渠道之一。在组织示范行动过程中,要坚持抓创业、促就业,抓创业就是要大力扶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更多创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共同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促就业就是要尊重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引导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创业风险,着重帮助有强烈创业意愿、有良好项目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梦想。


  同时,要多措并举、深度挖掘工作岗位,为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性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群体找工作创造机会。


  与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协调联动


  《通知》提出,各示范基地要将组织示范行动与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实施示范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自身发展方向,从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精益创业带动就业等3个专项行动中选择一项承担,聚焦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开展。


  此外,企业、高校示范基地均要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要与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协调联动,探索拓展结对共建范围,将与高校示范基地探索成熟的典型做法复制推广到其他高校,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普惠政策清单》


  《通知》提到,此次八部门还建立了《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普惠政策清单》。


  政策清单显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每户每年12000 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


  另外,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长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高校毕业生个人应缴纳部分。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的丰富发展

    2016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已连续5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200万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
    2017-03-21
  • 中国实现全年就业目标底气十足

    日前,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就业相关部分,参与部门阵容庞大,在人社部牵头下,有10多个部门需按职责分工负责。对此,专家指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促就业已开始进入密集落实...
    2017-04-05
  • 795万大学生毕业在即 多地出招护航就业创业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95万,比上一年又增加30万人。伴随毕业季临近,庞大的学生群体陆续涌入就业市场,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举措,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2017-04-19
  • 升级版积极就业政策将带来哪些利好?

    升级版积极就业政策将带来哪些利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以及强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等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7-04-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