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疫情肆虐,国内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守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线同时,如何减少百姓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春节农副产品供给是否无忧?
面对人口大流动的春运和人员聚集频繁的春节假期,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平安放心年,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需两手抓、两手硬。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有赖于供应跟得上、警钟敲得响、预案起作用、物流疏得通、价格少波动。
“米袋子”“菜篮子”供应总体充足
供应跟得上是保供稳价的大前提。“米袋子”“菜篮子”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越是疫情面前、大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越不能出现过大波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出,要用心用情做好封控小区群众的生活物资保障,确保群众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介绍,“米袋子”方面,2021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稻谷、小麦产量较上年也都有增长。当前我国粮食库存保持高位,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超过70%,可以说田头产量足、库里储备足、市场货品足,节日期间“米袋子”保供稳价基础扎实。
“菜篮子”方面,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达8000多万亩,可供每人每天约3斤菜,能有效保障市场供应。受汽柴油价格上涨、季节性和极端天气因素影响,预计菜价将比较坚挺。生猪生产提前恢复,牛羊肉、禽肉、奶类、鸡蛋产能处于高位,渔业生产稳定,水产品产量充足,畜禽水产品供应都有充分保障。此外,预计水果市场总量足、品种多,价格较为稳定。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今年春节期间,粮油肉蛋奶鱼果蔬等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刘涵说。
价格监测要灵敏、稳价预案要有效
警钟敲得响、预案起作用是及早发现掌握问题、及早疏通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
保供稳价着力点首先在监测预警,加强节日期间,特别是疫情地区粮油肉蛋菜果等生活物资市场价格、供应量、储备、绿通车数量等准确监测,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储备情况。
西安疫情牵动人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生活物资保障机制。在监测发现入陕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减少较多后,协调周边6省市有关部门建立对陕西联保机制,加大运往陕西鲜活农产品运输组织力度。
面对大节叠加疫情防控压力,各大中城市目前普遍制定了保供稳价方案预案。但应急预案不能流于纸面文章。预案应以具体方式提前落实至各部门环节,任何人都不应低估和小看疫情面前保供稳价工作的难度。
面对疫情,天津市已启动全市群众生活供给保障应急预案。天津市批发市场、超市的蔬菜库存量由供应全市2天水平提高到3-4天,米面油存量由20天水平提高至30天。一些地方还根据物价变化情况向困难群众发放了价格临时补贴或一次性补贴。
“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做好相关预案,紧盯疫情变化,坚决做到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工作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有关负责人在此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储备投放来调控、畅通物流送上桌
老百姓能够安心进店、放心消费,疫情期间不出现买菜难、买菜贵,是“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的具体体现。以储备投放来调控和引导市场,以畅通物流来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送上群众餐桌。
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7日重点批发市场粮油价格与一周前基本持平,猪肉价格下降3.3%,鸡蛋价格下降0.7%,30种蔬菜平均价格下降0.8%。
“坚持防疫、保供并重,注重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合力,实行分区分级分类保障。”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说。
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商务部表示将在春节前会同有关部门向部分省区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增加市场供应。同时,指导各地积极充实地方储备,适时组织冬储菜等生活必需品投放,积极组织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加强产销衔接,加大生活必需品货源组织力度。据初步调查摸底,各地生活必需品流通企业备货量普遍比平日增长30%左右。
畅通物流既要畅通北方设施蔬菜主产省和“南菜北运”大物流通道,也要畅通好“最后一米”末端配送通道。河南省近期出现疫情后,河南省商务厅已与多家线上平台及各商超企业积极沟通对接,提前增加物资配送,确保河南地区货源充足、送货及时。(记者 顾天成)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