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以前来看,今年找工作稍微困难了一些,但是工作机会还是很多的。”在北京打拼五年的丁女士感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情之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关切,更是做好全局工作必抓的“牛鼻子”。下半年以来,中央和31省份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教培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
成绩显著全年新增就业任务提前完成
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低于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2%,处于较低水平。
成绩单得来不易,虽然全年任务已完成,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近年来,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一直面临不小压力,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一直偏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指出,一方面,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以今年为例,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同时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在“双减”大背景下,裁员潮席卷教培行业,大量人员面临转岗就业挑战。
“政策下来之后,我们整个业务线被裁了,只能考虑重新换一个行业求职了。”曾就职于北京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小雪告诉中国网财经,对于从教育行业撤退下来的从业者来说,适合的机会也不是特别多。
此外,疫情仍未平息,消费、旅游等行业面临复苏挑战,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是稳就业的着重施力点。
多措并举重拳出击央地出手稳就业
稳就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经济发展。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各项政策稳就业。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扩容提质,并强调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通过稳定就业保障群众收入和生活。
随后,全国31省份陆续出台地方“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稳住最大的民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四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的通知》, 部署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通知指出,要提升免费招聘匹配服务供给量,加大招聘信息归集力度,完善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机制,开展免费招聘对接活动。要提升就业帮扶主动性,对重点群体主动联系、提供服务,对重点企业制定清单、设立专员。
从重点人群来看,为保障90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8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的通知。通过实施实名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2021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实施常态化失业管理服务,使有求职意愿的失业青年及时得到针对性就业帮扶;通过实施服务攻坚,力争青年失业水平稳中有降。
为应对教培行业人员转岗就业问题,北京、浙江等多地提出针对性举措,召开专场招聘会。
具体来看,北京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教培行业人才专项服务季”活动,以“焕新赛道筑梦明天”为主题,为教培行业人才转业转岗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持续时间为3至6个月;10月22日,浙江省人才市场举办浙江教培行业人才公益性专场招聘会,45家省内企事业单位参会;10月19日,重庆举办了针对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转岗就业的专项招聘会,吸引了200余家用人单位现场揽才,涉及职业规划师、校长、教导主任等800余个岗位,人才需求约4000人。
针对农民工就业,中央和地方更是重拳出击,从就业培训到工资保障,均有一揽子政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在三季度发布会上指出,将长期做好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增收渠道,推进劳务品牌建设,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为保障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7月联合印发《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专用账户的开立及撤销、人工费用拨付、工资支付流程、监控平台建设等相关要求,规范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确保农民工工资专款专用。
江苏省日前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就“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健全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业内指出,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顶梁柱和主力军,保住市场主体就能守住我国就业的基本盘。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从事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很多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企政策,从根本上促进稳就业。
转自:中国网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