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26日以视频形式举行。中方在会上提出,中国和东盟将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合作领域。这将进一步激发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潜力,助力双方合作迎来新机遇。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来,双方贸易合作持续升级,硕果累累: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30年间扩大了85倍。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中国与东盟实现了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4.08万亿元,同比增长21.1%,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4%。
对于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说,30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签订自贸协定,彼此加快互相开放市场,推动了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
自贸协定的制度性红利显而易见。据中方统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1年来,双方之间90%以上货物可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自东盟享惠进口占全部享惠进口的一半左右。
在此次会议上,中方提出将与东盟正式启动自贸区升级后续谈判联合可行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沈铭辉说,推动升级现有自贸协定,可以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安排,有效降低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区域经贸合作注入更多动力与活力。
双方经贸迅速发展,制度性红利只是原因之一。
在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波看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扩大,还源自双方具有较强的经济和资源互补性,区域合作的推进让彼此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互相依存。
据商务部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互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对外投资目的地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
因此,会议还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要用好地理相邻、产业互补等优势,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当前环境下,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沈铭辉说,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不仅会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加快走出疫情阴霾,也将有利于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自身发展注入活力。从世界范围来讲,对世界经济复苏,以及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拓展双方经贸合作空间,未来应在哪些领域发力?根据此次会议内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双方未来合作重点。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均实现稳步拓展。未来,这些领域合作空间也将潜力无限。
袁波说,疫情期间各国更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且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建立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并着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未来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会有较大合作空间。此外,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将更好地为东盟国家作出示范。
刘向东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城镇化合作方面有巨大空间,未来可以进一步在智慧城市、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培育新动能。
在沈铭辉看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将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注入新力量。“RCEP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间产业链一体化发展,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为区域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他说。(记者 于佳欣)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