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以“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为主题,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在这里召开。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秉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理念,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加强开放合作……作为经济社会“先行官”,“可持续”正日益成为中国交通领域的发展标签。
绿色先行,全力打造“低碳之路”
10月2日,天津港,一列满载3200吨铁矿石的“公转铁”“散改集”敞顶箱专列缓缓驶出,加速奔向宁夏惠农,这标志着天津港正式打通“西北矿石走廊”铁路大通道。
“‘公转铁’不仅为企业节约了综合运输成本,更为可持续交通注入了‘绿色’活力,不仅能提高运输效率,还能减少碳排放。”天津港远航矿石码头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袁满介绍,通常情况下,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约为公路运输的1/7和1/13。
优化运输结构,是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重头戏”。
数据显示,交通运输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公路运输占其中近九成。“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开展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与2017年相比,2020年铁路货运增量8.63亿吨、水路货运增量9.38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3.7亿吨。
这是我国交通运输绿色转型驶入“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硬仗。
硬仗当前,中国交通以行践言,积极做全球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把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追求以最少资源投入、最小环境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要。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与2015年相比,2020年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7.5%。
——新能源装备设施加快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
——交通运输资源节约集约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开展废旧路面、沥青、钢材、水泥等材料再生利用,高速公路路面废旧料循环利用率达95%……
联结城乡,畅通经济社会发展“大动脉”
一桥横跨西东,圆了沿岸群众多年“渡改桥”的梦想。历经三年多的建设,位于皖浙两省交界处的安徽歙县新安江街口大桥近日通车。
“从新安江西岸的新门村到东岸,原本开车要绕行4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现在只需要不到2分钟。”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三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勇恩说。
对村民来说,有了桥,产自新安江独特小气候的“三口柑橘”能卖上更好的价钱。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的村庄也将迎来更多游客。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一条条路,就像一把把打开山门的“金钥匙”,打通乡村振兴“微循环”,带动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铁路路网纵横延伸。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达14.6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约3.8万公里,覆盖近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万公里,20万以上人口城市实现全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民航运输提质增效。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达到23.7万公里,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41个;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以上的地级行政区。
国庆长假期间,甘肃S36临康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者依然坚守施工一线。临康广高速公路全长约36公里,建成通车后,将结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这条公路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程,意义重大。”中铁十六局集团临康广高速公路项目负责人杨万烈说。
“我们要聚焦可持续交通与减贫脱贫,可持续交通与民生,可持续交通与绿色发展,可持续交通与互联互通,可持续交通与区域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等方面,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说。
开放互通,共建奔向未来的“快车道”
9月28日10时许,伴随一声响亮的鸣笛,“上海号”中欧班列披挂着“新时代,共享未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醒目标语,驶离上海铁路闵行货运站,奔向德国汉堡。
这是上海首次开行中欧班列。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上海号”班列每周定期开行,并将逐步增加开行频次和线路,为中外企业提供新的物流选择,成为中欧贸易的陆路运输新通道。
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近年来,中国不断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交通融合发展“快车道”。
10月10日,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承建的中老铁路万象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中老铁路磨万段正式进入动态检测阶段。列车即将在这条连接中国与老挝的“友谊之路”上飞驰,为两国人员交往和贸易往来提供便利。
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互联互通,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在中国与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的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大部分都涉及交通互联互通合作。
亚吉铁路、蒙内铁路、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扎实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4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
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公路联通,昆曼公路、昆明—河内—海防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全线通车。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与19个国家签署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在内的22项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
不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的背后,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发展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与世界交融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记者 樊曦、叶昊鸣、周圆)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