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消息,9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部署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对于“十四五”时期的医保制度改革,会议明确将继续坚持“保基本理念”,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
此外,近年来屡被提及的多项改革措施将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推进,例如,推动分级诊疗、医联体等发展,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在全国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结算等。
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
具体看,通报中给出了若干项改革方向:
一是健全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分类优化医保帮扶政策。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加强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健全突发重大疫情下的先救治、后收费和针对特殊群体、特定疾病的医药费豁免机制。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丰富面向老年人等的保险产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生育保险政策。
二是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分级诊疗、医联体等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减少“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
三是推进医保与医药协同改革。继续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遏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及时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明年实现全国基本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四是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医保服务网络。推进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和接续转移等跨省通办,在全国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结算。
五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格落实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系统监控、现场检查等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提升监管专业性。更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公开通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及查出问题,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在全国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结算
对于“十四五”医疗保障规划,国家医保局曾在去年9月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涵盖参保缴费、医保待遇水平、医保扶贫和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医保目录、医疗服务价格、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服务、商业健康保险、医保信息化、社会和慈善救助、医保基金监管等几大类。
学界层面亦对此展开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郑功成撰文分析,“十三五”已经为医保制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十四五”期间能否顺利实现医疗保障制度走向基本成熟、定型的目标,还取决于能否有效化解现存的制度性缺陷、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以及如何有效应对面临的主要挑战。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今年3月发表的《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中也谈及,尽管医保制度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医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区域待遇不均衡、多元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在适应常态化人口流动和异地就医、支持区域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适应新业态和新经济发展需要、促进人民健康等方面还有短板弱项,都要求医保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郑功成看来,“十四五”时期应积极稳妥地推进筹资责任均衡化和医保待遇清单统一,提高法定医保制度的统筹层次,进一步推进法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加快建立适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慈善医疗,构建完整的行政、司法和社会监督体系。
胡静林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机遇期。他称,十四五”时期要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加强基金中长期精算,健全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地级统筹,推进省级统筹,统筹调动慈善医疗救助力量,支持医疗互助有序发展等。
从今次国常会通报看,这些改革思路在“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记者 宋承翰)
转自:南方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