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迫在眉睫——“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盘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31





  为期5天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29日落下帷幕。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沉疴未去、新忧不断,人类社会来到重要十字路口的背景下,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政商界和社会组织领导人共聚“云端”,一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共识与良方。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疫情带来的深刻变化,各方必须加强团结合作,高举多边主义大旗,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经济衰退等全球性挑战。


  强化多边合作


  无论抗击疫情还是复苏经济,无论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无论克服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还是化解金融风险与地缘争端,多边合作都是最佳选项。在此次对话会上,强化多边合作成为各方广泛共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为防止世界发生倒退,尤其是大国之间发生分裂,国际社会应努力建设一个拥有强大多边机构的多极世界,在普遍尊重国际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全球经济。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试图建立“单一中心、单极化”世界格局的时代已经结束。当前,世界出现了多个“发展中心”,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特质,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机制至关重要。


  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这是一个多边主义的时代,在制定德国乃至欧盟国家复苏政策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不应减少而应增多。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人们应反思自己国家发展及国际合作模式。世界应通过多边主义应对当前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主张:“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体系,一个公平的多边体系,一个考虑到21世纪需要的多边体系。”


  携手抗疫与发展


  在对话会召开期间,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总数突破1亿大关,一些国家抗疫形势愈发严峻。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存在“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


  围绕抗疫和复苏这两大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与会者纷纷主张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性合作。


  韩国总统文在寅说,人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新冠疫情打击,难免会走弯路、犯错误,现在是重拾多边主义和包容精神的时候了。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认为,疫情蔓延使多边机构在促进协调、合作和共同战胜病毒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凸显。要想结束世界范围的疫情大流行,就要扩大疫苗推广方面的合作,以确保所有国家在疫苗获取方面不掉队。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首席执行官卡洛·梅西纳指出,新冠疫情让人们意识到,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性的协同合作才能走出危机。


  此外,与会者也将目光投向气候变化、数字化革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关乎人类长期发展的话题。


  瑞士联邦主席居伊·帕姆兰指出,尽管尚未完全走出疫情阴霾,但人们必须拥有长远眼光,思考疫情之后的发展问题以及疫情之外的其他挑战。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指出,2021年有望成为复苏之年,但复苏的第一阶段仍将伴随高度不确定性,第二阶段则是向以数字化、绿色等为特征的“新经济”转型。


  古特雷斯强调,在疫情后的恢复阶段,高质量的教育和数字技术应该成为两个重要的赋能者和平权者,发展中国家应该平等地参与到全球化之中。他还说,世界需要打开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开关”,这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更健康的未来。


  中国贡献正能量


  对话会上,中国领导人发表特别致辞,为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指明方向和出路,为弘扬多边主义提振信心,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增添动力。


  施瓦布表示,在人类历史至关重要的时刻,中国领导人强调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指出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些主张将产生非常积极的重要影响。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利克·科尔容巴耶夫表示,中国领导人在特别致辞中对践行多边主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声,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超100万亿元,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为全球经济复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努力备受关注。


  “2021年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在线参与对话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他说,创新、可持续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中国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坚持扩大内需、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举措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信心。(记者 沈忠浩 凌馨)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