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竞争加剧 快递柜需求今年有望爆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31





  “宅经济”之下不断“买买买”直接导致今年以来我国快递量持续增加,也同时引发了市场对快递柜的关注。


  不论是丰巢和速递易的合并,还是合并后的收费争议,都恰恰说明这个快递柜行业竞争加剧,且未来的需求可期。


  近日,更是有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到,要加快智能快递柜的建设,行业发展也迎来新机遇。


  中国物流协会研究员杨达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国快递柜的使用率并不高,入柜率有望进一步增加,也会有不少企业加速布局。


  “丰巢和速递易合并且开始收费,菜鸟一定会加快布局驿站和快递柜。”快递100CEO雷中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多部门推进智能快递柜建设


  5月24日,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了多项稳消费举措,其中包括: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智能快递柜等设施建设和资源共享;优化消费网络重要节点布局,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随着我国快递业务的持续发展,这已经不是政策层面第一次关注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4月17日,国家邮政局办公室与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提出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


  对此,杨达卿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智能快递柜需要作为新型公共服务设施,不但包括一般社区,也包括交通枢纽场站、校园、医院等多场景,统筹发展规划,避免多头布局引发的重复投建,需要强化公共服务产品的服务标准和服务价格,在此基础上给予用地保障和匹配的财税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快递柜行业的发展。


  尤其在两会前夕,由丰巢引起的快递柜收费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终,丰巢调整收费政策,免费时间延长至18小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局上海站邮件处理分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就建议加大智能包裹柜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非接触式配送和投递的需求。


  他认为,快递柜是一个惠及快递员和用户双方的便捷工具,应该明确快递柜的公共属性,听取各方意见后制定行业性的收费标准。


  快递柜需求今年有望爆发


  快递柜行业之所以持续引发关注,与快递量不断增加有关。


  近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4月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2020年1-4月,全国快递企业快递业务量达190.3亿件,同比增11.5%,快递业务收入达2254.9亿元,同比增5.6%。


  4月份快递量超预期,而随着电商促销持续,快递行业更是有望迎来“红五月”。5月1日至5日,全国邮政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1.02亿件,同比增长41.8%;投递快递包裹10.38亿件,同比增长38.93%。


  快递量之所以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方式不断向线上转移,网购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使得快递行业颇为火热。


  而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智能快递柜作为快递末端重要入口,也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除了政策层面的关注,未来或将有企业持续布局。


  5月初,丰巢与中邮智递(速递易运营主体)进行股权重组。此次重组被认为有利于缓解市场竞争,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杨达卿表示,丰巢和速递易合并后的市场规模(近70%)领先,只是冰山上的领先,还不是全覆盖。


  由于快递量的不断增加,快递柜行业未来仍面临较大的变局。


  “目前智能快递柜普及率低,全国14亿人才有40多万组快递柜,约3500万人一组快递柜。如果未来实现300人一组快递柜就会创造很多新企业。”杨达卿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智能快件柜的使用率不高,由于市场还处于早期消费磨合阶段,百姓还没充分接受快递柜,2019年全国630多亿件快递包裹,入柜率才约10%。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也指出,预计远期2025年快递入柜率提升至33%,快递柜存量规模可达200万组。随着主要运营商自身调整结束,以及快递企业加速布局,2020年有望迎来快递柜需求爆发。


  事实上,除了最基本的寄存快递服务,随着智能快递柜的不断建设,还有不少其他价值有待开发。


  杨达卿表示,智能快件柜延展价值还没充分挖掘,没有形成数字物流时代的关键组合,目前服务功能仅以派件寄存为主,揽收服务和广告等衍生服务还没充分挖掘。屏幕广告等衍生收入仅占丰巢去年收入的10%左右。随着智能快件柜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政策逐渐明晰,已经进入的企业还会扩大投入,同时或有新企业介入。(李春莲)


  转自:证券日报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