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活力迸发 消费潜力亟须挖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6





游客在云南丽江古城挑选东巴纸文创产品。统计显示,以服务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夜经济”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展迅猛。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夜间消费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 新华社记者 秦 晴摄

  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今年入夏以来,以夜间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发展迅速,且日益繁盛,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来自商务部的一份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并逐步上升。在技术不断发展、消费加速升级的当下,夜间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活跃区域在扩大

  9月6日23时30分,位于北京市五棵松的华熙Live广场依然人声鼎沸,灯红酒绿,挂有“深夜食堂”字样的餐馆里照样人头攒动,热闹程度一点都不亚于白天。

  “吃”是夜间消费的一大主题。据了解,全国多地出台政策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在北京,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已陆续创建,《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也提出,到2021年底,在北京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在上海,《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围绕“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3个特点,打造一批夜生活集聚区。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延伸,餐饮外卖、“闪购”(通过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上门的网络购物模式)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夜间消费的新选择。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统计显示,21时到22时是淘宝成交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23时到凌晨3时,数万人在天猫“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

  在购物和餐饮服务之外,夜间文化娱乐消费也成为新的增长点。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日前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白领夜间消费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夜间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活动时间不断拉长,运动健身已经成为朋友聚餐之后夜间外出娱乐消费的主要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表示,在国家大力激发内需潜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导向下,夜间经济因其综合带动作用大、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等特征成为各地积极发展的经济新形式。特别是在白天,大多数人因为工作原因,时间安排紧凑而消费时间有限,夜间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白天累积的消费需求提供了一个释放的机会。

  多种举措助消费

  对于很多商家而言,“深夜食堂”的运营成本并不低,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是很多商家面临的问题。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合生汇凑凑火锅店发现,点餐、结账都可以自助扫码完成,几乎不用跟服务员交流。

  与此同时,在一些24小时便利店,手机支付、自助支付的消费模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便利。据便利蜂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便利蜂所有门店采取自助支付、手机支付的形式,且线上支付有更多优惠让利的推出后,消费者对这种免排队的支付方式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便利店18时至凌晨5时,夜间自助支付的比例同比上涨超过20%。在夜间,部分门店夜间消费自助支付顾客占比达90%。

  随着夜间消费需求的增加,24小时便利店的规模也不断壮大。以湖北武汉为例,近两年武汉24小时便利店以10%以上的速度快速扩张。其中,24小时营业的比例达36.4%。业内专家表示,24小时便利店作为城市夜间消费的一种重要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弥补了消费者在商超关门后夜间应急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出得去门,回得了家,是消费者参与夜间活动的重要因素。据了解,为方便人们进行夜间活动,北京地铁于7月19日开始实施延时运营方案,每逢周五及周六,地铁1号、2号线沿线各站末班车发车时间推迟到次日零时30分以后;广州也印发《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将延长地铁、公交的夜间运营时间,增加夜间停车位、的士候客点、夜间公交线路,鼓励夜游景区、夜市等沿街店铺对外开放洗手间,让市民安心出夜街。

  “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延长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另一方面,滴滴、美团等市场主体通过产品创新弥补交通短板,也方便了公众的深夜出行。”韩元军说。

  增长空间仍不小

  今年7月份,美团研究院依托美团平台大数据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样本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包括文化和旅游在内的夜间线上服务消费总额近年来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夜间经济活动的品类依然不够丰富,一些夜间大众消费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

  事实上,发展“夜经济”,对于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来说是不小的考验。在“夜经济”活跃的地区,要在城市管理、治安防控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到适应“夜经济”、服务“夜经济”。有些地方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比如,近日上海出台的《关于本市城管执法系统推进“夜市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引导商户合法、规范、文明经营,努力推动全市“夜市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文化和旅游场所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可以延长经济活动时间,促进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带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美团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分析说,当前,各城市夜间线上服务消费额在全天线上服务消费额中的占比普遍偏低,各城市夜间消费释放不充分,夜间消费特别是22时之后的消费潜力亟须挖掘,夜间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要壮大夜间经济,韩元军建议,政府要放松业态、空间限制,激发市场主体的业态和产品创新活力。同时,要引导夜间经济消费方向,通过增加高品质演出节目、文化体验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对于夜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对此,来有为也认为,一方面,要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开放夜间旅游线路或延长观光时间,在具备条件的旅游景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开发夜间旅游体验项目,带动夜间旅游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22时后夜间到家服务经济,在居民聚集的生活区域,发展餐饮外卖等“互联网+生活服务”,在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扰民噪音和路面拥堵,扩大传统夜间经济的服务范围,把方便快捷的夜间服务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记者吉蕾蕾)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城市消费新蓝海 多地出台硬核措施发展“夜间经济”

    城市消费新蓝海 多地出台硬核措施发展“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城市消费新蓝海夜间经济可以提高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因此,有学者将夜间经济称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2019-07-23
  • 多地出台措施丰富“夜生活” 夜间经济成消费新亮点

    多地出台措施丰富“夜生活” 夜间经济成消费新亮点

    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 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 5%。其中,“夜间经济”成为新亮点。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比重逾三成,夜间旅游已成为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
    2019-10-16
  • 发展夜间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仍需综合施策

    发展夜间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仍需综合施策

    记者近日在成都、杭州、长沙、广州等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夜间经济蓬勃发展,但也需要警惕统筹规划不足、经营主体压力增大、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体验感获得感差等问题。
    2019-11-15
  • 夜间经济LED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夜间经济LED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夜间成为消费的“黄金时段”。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经济,即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挖掘消费力的主要场景。
    2020-06-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