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关键词成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的焦点。
如何合力推进?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有效分工合作?长三角地区作为改革试验田、发展新高地,承担着许多国家重点改革试点任务。改革协同,创新发展,成果共享,已成为“三省一市”的共识。
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在3月6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向记者透露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最新进展。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正牵头编制规划纲要,目前正在征求国家有关部委和三省一市意见。与此同时,上海正会同苏浙两省抓紧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李强说。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在沪苏浙三省市交界区域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要打造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的载体,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进行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标杆、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对于示范区涉及范围、具体目标以及重大意义,李强首次作了解读。
李强说,这既是上海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上海更好服务全国的重大平台。上海对外开放,浦东新区特别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是重要载体;对内开放,特别是面向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一直缺少一个核心承载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补上了这个“缺”。它与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一道,将有力地带动上海一东一西“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更好发挥对外、对内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做强上海更好为全国服务的大平台。
各自找准角色定位
“江苏始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扬所长’,给我们很大启发。如何形成江苏的特色优势,更好地支持长三角发展,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个‘长’,既包括现有优势的充分发挥,也包括潜在优势的培育挖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表示,着眼于现实基础,江苏要扬实体经济之长,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于未来空间,江苏要扬通江达海之长,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眼于内部优化,江苏要扬协调发展之长,率先构建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浙江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必须把准自己的三种角色定位,即浙江是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直接受益者。浙江要用足用好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生态和海洋四大优势,积极谋划和推进一批好项目,加快全省域全方位一体化,积极承接溢出资源特别是科技人才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上海是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发挥重要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军,要科学把准自身定位,扬创新之长,努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扬产业之长,努力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扬区位之长,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副中心;扬生态之长,努力打造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样板区。
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是习近平总书记16年前就开始擘画的一个大战略,它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基于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考量,是新时代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一着大棋,也是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想不断发展升华的集中体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按下“快捷键”、进入“加速跑”?
“国家战略意味着国家使命。”李锦斌说,安徽要着眼优化长三角创新发展布局,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研发高地;要着眼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先导工程,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密度、信息网络化程度、民生便利度,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要着眼共建长三角绿色美好家园,切实加强源头联保、过程联控、后果联惩,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要着眼提升长三角对外开放水平,主办好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端展会,全力打造高能级合作平台,全方位展示长三角制造能力、创造水平和建造成果。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可以分为两个篇章。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时间节点,在此之前的工作可看作是‘上篇’,在此之后即开启了一体化发展的‘下篇’,也就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车俊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是理所当然的龙头,同时苏浙皖也承担着各自的重要职责。浙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主动配合,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舞台上演好自己的角色,真正打造成为长三角“金南翼”。(记者 张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