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智慧交通在我国进行着常态化稳步有序发展,包括在城市内部交通、高速公路、民航、无人驾驶等都有着良好的发展。据悉,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市场超过1000亿元,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进站人脸识别、刷身份证乘高铁、地图导航智能规划路线、ETC车道、无人驾驶手机扫码乘坐公交地铁……依托一系列互联网新技术,我国智慧交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和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跃升,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不断优化。可以说,智慧交通改变的不只是出行方式。
交通运输部曾发布《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该文件指出,要围绕提升城际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中心主任程世东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近几年,智慧交通在我国进行着常态化稳步有序发展,包括在城市内部交通、高速公路、民航、无人驾驶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发展。
在城市内部交通方面,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电子警察、指挥中心、交通监控、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采集、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公交、智慧停车等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和便利性的服务。
在高速公路方面,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手机移动支付不断扩面,ETC客车使用量增长,地图导航通过躲避拥堵功能实现规划合理路线,智能公路和5G公路走进现代交通,依据高新技术的高速公路系统不断完善。日前有消息称,中国首个5G智慧高速公路项目落地湖北,目前正在规划选择湖北省境内高速路段进行前期的5G基站选址建设,同步进行智能收费测试。同时,5G智慧高速无人驾驶也进入了申请测试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上海移动携手华为正式在虹桥火车站启动建设5G网络,这将是首个采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火车站,计划在2019年年内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
除此之外,高铁出行和航空出现进入寻常百姓家,借助干线运输方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极大便捷居民的出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我国智慧交通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参与企业数量剧增、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智慧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着中国交通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巨头布局智慧交通,在“互联网+”全面落地的当下,以互联网+相关技术赋能交通的领域玩家越来越多。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从阿里到腾讯,从百度到苏宁,从滴滴到美团谁都不甘人后。
腾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已覆盖“0-1-3-5-7”的模式,融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无缝衔接,并且推进用户使用乘车码。阿里推出支付宝扫码乘车,制定升级汽车战略,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华为、百度等巨头也从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城市等多个角度抢滩布局智慧交通市场,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
多巨头抢滩鏖战万亿规模的智慧交通成为该领域市场规模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悉,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市场超过1000亿元,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2018-2023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认为,2018年中国智能交通不同落地场景技术获得了多维度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未来智慧交通将延伸至海上和航空,同时,综合交通智能化协同与服务、交通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智能化保障、合作式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将成为重点。此外,未来汽车制造业、汽车服务业、交通运营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深入推动智慧交通发展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智慧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实现的可行路径。
解筱文表示,智慧交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全球而言,目前也只是处于起始成长、粗放增长的状态。对于智慧交通的投资,需要理性引导、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智慧交通的发展推动,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政府尤其要积极作为,加大开发利用,防止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等问题,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和交通业务融合发展,服务未来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记者 赵碧)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