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作为新能源行业2019年头份重磅政策,《通知》一经下发便引发内业广泛关注。那么,此次平价上网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业内如何看待?行业企业反应如何?针对业界广泛热议的这一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以及企业代表, 听听他们怎么说——
1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引发业内人士广泛热议。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下发《通知》,是2019年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支持风电、光伏发展的政策,有利于提振行业信心。但也有人表示,风光发电全面平价上网还面临消纳、市场化交易降价、非技术成本高等压力,需要加以解决。
平价上网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下发《通知》,目的在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的进程。
“此次政策仍将风电、光伏项目作为无补贴平价上网试点来推动。”中国工商业与户用光伏品牌联盟办公室主任吴淼说,虽然没有直接给予电价补贴,但给予过网费明确、不缴纳交叉补贴、稳定收益预期、享受绿证补贴等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是利好。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快速攀升,财政补贴缺口持续扩大。有机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在此情况下,引导市场各方减少补贴依赖、转变发展思路,结合资源、消纳和新技术应用等条件,将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看来,风光发电市场长期依赖补贴的发展方式已走不通,在新能源整体规模已较大的情况下,鼓励支持开展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光伏和风电企业喊了很多年平价上网,去补贴是大趋势。因为有些地方已有无补贴的并网项目。”三锐新能源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兆廷表示,《通知》出台,倒逼企业提升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链整体管理提升,降低发电成本,促平价上网。
“这个政策出台,不代表今后所有的风电、光伏项目都要无补贴。风电、光伏有补贴的项目还会有,无补贴项目只是增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平价项目‘无补贴’,仅指没有国家补贴,各地方相关政府如果出台政策,对这些项目提供一些资金支持是可以的,不影响‘平价项目’的定位。”
不受年度建设规模限制
《通知》提出,将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和低价上网试点项目建设,且试点项目不受年度建设规模限制。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是在原指标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建设指标,为风电、光伏带来十分可观的增量市场,行业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看来,平价上网项目是新增项目,针对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相关政策确定的规模范围之外的增量市场,对于有成本优势、尤其是消纳条件较好的地区来说,其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电量的比重得以增加,进而扩大其市场空间。
“《通知》明确了省级电网收购电量的责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为风光发电平价、低价上网项目免去了消纳之忧,为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政策环境相对稳定的增量空间。”
平价上网仍存在困难
尽管如此,目前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业内人士认为,风光平价上网项目大规模上马主要面临消纳和市场化交易降价等压力,同时还需要控制非技术成本。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中东部跟西部的光照条件以及风资源差距很大,华东地区很多省份建设项目实际上还不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同时,在土地使用成本、税收、接网成本等方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负担很重。此外,电网对风光平价上网并不欢迎。
该人士还希望:“国家能源局跟国家电网公司做好协调工作,不管是对补贴项目还是平价项目进行双向摸排管理。同时,需要电网出台详细的相关配套细则。此外,各地区需要先做减法,去火电产能,增量的加法让渡给风光行业。这样既保证新能源产业规模结构的稳步发展,也保证竣工项目能够全额并网。”
对此,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综合管理处副处长徐国新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对光伏行业征地范围、税收标准、征收年限等尽快予以明确,并强调光伏项目建成时的土地税费政策,在电站全生命周期中维持不变,不得在项目建成后增收新的土地税费项目和增加金额。
“目前风光发电行业还不具备普遍平价上网条件,此次出台政策是希望通过为项目实现平价上网提供多项保障,加快平价上网进度。”徐国新表示,当前,需要通过开展试点项目建设,对电量和电价给予强有力的保障,降低平价上网项目未来的经营风险,也有利于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做好试点项目,探索了平价上网所需的保障条件,积累了制度基础和操作经验,将为后续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