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27





  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快增,加上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特征,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和产业成为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促进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的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早在1923年,德国就以煤为原料通过费托合成法制取液体燃料,南非在1955年建成了第一座煤间接液化制油(CTL)工厂,但以后几十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只能依靠自己,没有太多国际经验可借鉴。


  中国的化工与煤炭一直关系密切,上世纪60年代以前,煤化工主要是炼焦及焦化学工业、电石及乙炔化学工业等。其后到1999年的40年间是石油化工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全球性石油短缺出现,煤炭作为能源借助化工先进技术,创造出了现代煤化工产业。


  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技术积累,特别是通过“十一五”以来的工程示范和推广,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还是在产品品种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CEO利伟诚认为:“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是对世界石油化学工业原料多元化的重大贡献。”德国巴斯夫公司CEO博凯慈也认为:“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日本通产省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把中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同美国页岩气和中东廉价油气资源一并列为日本石化工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主要从四方面体现。


  一是先进煤气化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发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清华水冷壁水煤浆气化、SE粉煤气化、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等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目前,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开发新型煤气化技术,如延长石油集团的大型输运床气化技术,新奥集团的催化气化、加氢气化、地下气化等定向气化技术等。


  二是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神华集团研发的煤直接液化工艺和煤直接液化高效催化剂等核心技术,成功应用于百万吨级煤制油工程示范项目。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出新一代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煤炭间接液化工艺和催化剂技术,成功应用于伊泰、潞安、神华等煤间接制油工程示范项目。兖矿集团开发了具有独特催化剂和反应器的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榆林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工程。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开发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已建成投产多套工业化装置。多种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实现工业化。清华大学与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化制芳烃技术,已完成3万吨/年甲醇进料的工业性试验。龙成集团自主开发了单体处理能力为80万吨/年的大型低阶煤低温热解炉,在曹妃甸工业区建成年处理能力千万吨级的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工业项目。陕西煤业集团和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公司、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技术(CMTX)万吨级工业试验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三是现代煤化工示范取得重大成效。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伊泰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等示范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多年,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中煤榆林煤制烯烃项目2014年6月投入试运行,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4.9亿元,试车收益4亿元。


  四是现代煤化工园区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新疆等地,产业发展的园区化、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具有规模的煤化工基地主要有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化工基地、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陕西榆横煤化工基地以及新疆的准东、伊犁、吐哈、和丰等煤化工基地。大多数现代煤化工基地部包含了煤炭开采、现代煤化工等上下游关联产业,也有与石化、电力等产业实现多联产。


  “十三五”期间,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但随着产业发展定位的明确,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煤化工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将继续领跑世界。(陈继军)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先行先试 国家高新区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先行先试 国家高新区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预计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7.4%。
    2017-08-01
  • 改革开放40年“老三样”有了新模样 源于智能创造

    改革开放40年“老三样”有了新模样 源于智能创造

    40年前,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春雷,震惊世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物件,开始向电器化生活迈进。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组成的“老三样”,成为当时小康家庭的标配。
    2018-05-28
  • 中国乳业改革开放40年:乳企未来的两个转型

    中国乳业改革开放40年:乳企未来的两个转型

    回忆三十六年的从业经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感慨到, 不能紧跟行业脉搏发展、不能创新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饲养区要转移、产品构要转型。面对乳品市场饱和现状,我国乳企前进的新道路已呈现在眼前。
    2018-06-29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产品从供给稀缺走向相对丰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8-09-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