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回暖在望 万亿空间专项债已加速启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8-01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常务会议提出的举措也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稳定基建投资的工作之一。


  多位专业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半年无论一般债券还是专项债券都有很大的发行空间,而发行进度的加快,将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投资目标。此次会议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或将结束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的下行趋势。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滑较快,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同比增长7.3%,比1—5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增速为21.1%。


  记者注意到,多个省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比如,天津1—6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4.6%,山西省1—5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308.8亿元,下降11.4%;湖南省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6%。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全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为19%。目前为何从两位数增长跌落?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一,过去这么多年,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保持在一个高位,2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很多年,大家到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会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和过去相比没有那么强烈了。”


  此外,毛盛勇指出,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通过这些手段,下半年一些合规的项目可能会加快落地进度。


  土储公路棚改将是发力重要方向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将推动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会议要求,要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地方财政赤字安排8300亿元,专项债券安排1.35万亿元。


  鹏元评级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债券2916.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412.22亿元。因而,下半年无论一般债券还是专项债券都有很大的发行空间,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较小,下半年的发行空间较大。


  近期,多地专项债发行节奏都有所加快。7月24日,陕西省今年第一笔80亿元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成功发行;7月20日,安徽省发行政府专项债券96.5368亿元;7月19日,福建省发行政府专项债券70.89亿元,分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


  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有土地储备、收费公路、棚改以及其他项目收益债等品种,华泰证券分析称,未来专项债的加快发行会为地方基建筹集资金。目前专项债主要分为土储债、公路债和棚改债,这三个领域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


  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

  常务会议要求,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此举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稳定基建投资的工作之一。海通证券姜超团队认为,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元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其实很难大幅扩张。所以该团队认为基建投资只是托底,无法“大干快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向记者表示,当前融资平台正在面临转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指的是融资平台作为企业,为自己的项目进行规范、合理的融资,金融机构应该满足。


  他补充,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慢于收入进度,下一步要加快支出进度;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也较慢,下半年将加快。这一系列做法将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投资目标。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分析称,在后续实体投资需求方面,基建或将回暖,而地产与制造业投资需求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本次会议提出支持地方融资平台合理融资需求,同时叠加此前央行与银保监会公布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文件条款,有较多内容有助于非标类融资展期接续,缓解了相关项目资金链条的断裂风险。结合近期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银保监会鼓励银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融资企稳预期下,近期城投债的收益率已经出现较明显下行,或将结束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的下行趋势。(张钟尹)


  转自:中华建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