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贸易的平稳复苏与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中国因素在国际商贸流通领域的作用越发明显,除了铁矿石、原油等大宗散货的国际贸易外,以集装箱为代表的现代商贸物流活动也愈加频发。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8.3%的增速,使中国外贸集装箱规模提升至2.37亿TEU。其中,外贸集装箱量保持8.2%的增长至1.45亿TEU。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增长动力逐渐显现。
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回暖
从201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态势看,在国内国外各种利好因素作用下,实现了提速增长。
在经历2014年开始的贸易额回落和出口增速下滑后,中国贸易规模企稳回升。其中进口总值自2015年开始筑底回升,主要受基建政策影响,使得中国对国际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提升,扩张了国内的进口需求;而另一方面也伴随国内消费市场的回暖和“天猫”、“淘宝”等海淘、网络购物需求的增长,促进了进口商品贸易的发展;然而对中国外贸经济更为重要的出口型贸易或加工型贸易则是在2017年实现了回转,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和深化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战略和政策指导下,出口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随之而来的国际集装箱贸易和港口吞吐量也水涨船高。
国家战略引导港航发展
中国港口外贸集装箱量的增长依托近年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情况看,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国是欧盟、美国和东盟地区,其中欧盟贸易体量达到6169亿美元、美国紧随其后为5837亿美元、东盟则以5148亿美元位居第三,前三大贸易体分别占进出口总量的15.0%、14.2%和12.5%,但三大贸易体的增速分别为12.7%、12.3%和13.8%,已相对稳定。
具体来看,在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指引下,中国除了与东盟等国保持了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与印度、俄罗斯,以及广义沿线国家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贸易增长显著,增速均在20%以上。未来针对这些地区的国际贸易量或将稳步提升,而随着贸易量的增长,航运企业势必进一步开设航线、增加运力,对中国港口和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港口也将带来利好。
具体到港口国际航线吞吐量则略有不同,虽然东盟贸易规模和增速较强,但从港口吞吐量规模及增速看仍有不足,这与目前中国与东盟合作方式有关,除了货物贸易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比欧盟和美国更为多样,未来货量的发展潜力也更为充沛。
除了外事合作的国家政策外,在加强国内改革开放和贸易便利化领域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与政策,自2015年中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中国海关、检验检疫局等机构在推进通关一体化、取消及降低行政性收费、单一窗口、通关无纸化、AEO制度(经认证经营者)、发布放行时间、放行和征税分离等领域的贸易便利化改革都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改革开放力促自由贸易港
近年,中国外贸出口迎来增长除了国际合作战略以外,很重要的是中国深化改革、促进开放的力度加强。在国家七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运营后,不仅吸引国内外企业集聚入驻,发展临港加工和贸易产业,还为提升口岸环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外贸产业的发展,这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中国外贸经济和外贸集装箱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看,2017年中国进出口货物主要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来料加工型贸易也保持稳步增长,而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保税监管场所货物占比也分别达到了6.6%和3.8%,实现了较好的发展。今后这一领域的外贸进出口额仍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且随着中国探索自由贸易港制度,以保税形式或免于海关监管形式的国际贸易货物将进一步增加,而伴随口岸制度的优化,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的需求也有望继续提升。
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需求
然而,政策型推动只能作为促进国家全球贸易发展的有力助推器,真正要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核心关键还是本国企业商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以及国内市场的国际消费需求。中国发展至今,经济体量庞大,随着国内消费意识的转变,尤其在网络购物、信息平台发展繁荣的当下,对国际商品的消费需求较为旺盛,国际商品的进口需求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而出口商品随着国家主导下的供给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活力和商品竞争力已不断显现。
从贸易数据看,占外贸集装箱货源比例最高的几大货种中,与当前产业形势发展最为密切的数据处理设备、机电产品、集成电路等增速最高,而电话零件、汽车配件、塑料制品等紧随其后;传统陶瓷、家具配件、纺织品则相对迟缓,尤其服装等贸易需求小幅萎缩。
因此,结合国际贸易需求的变化,港口企业要协同地方政府和经济园区开发主管部门加强临港产业规划和企业引入管理,积极引入和培育具备市场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港口或产业园区内发展,不断巩固地区经济实体和贸易潜力。(谢文卿)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