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破的技术封锁?中企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再遭拒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2-28





  美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商Xcerra近日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阻止该公司以5.8亿美元出售给中国半导体投资基金湖北鑫炎,即使Xcerra自身并不生产芯片,仅仅是供应用于半导体生产的测试设备。
bandaoti
(图片来源:互联网)
  除1月北方华创与美国半导体装备公司AkrionSystemsLLC完成了资产交割外,近年来,中企竞购美国半导体企业的交易均被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以种种理由阻止,诸如TCL集团计划以5000万美元收购美国NovatelWireless旗下MIFI(智能移动热点设备及移动宽带)业务、紫光集团计划以37.7亿美元入购美国上市公司西部数据等。况且,这唯一成功的竞购对象AkrionSystemsLLC并没有核心技术,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并不重要。
 
  中企为何热衷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美国又因何接二连三拒绝呢?
 
  半导体被称为国家工业的“明珠”,是信息产业的“心脏”。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发展半导体产业是涉及国家安全、产业升级的大事,是涉及到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基石产业、核心产业,也是未来全球经济的必争之地。去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撬动了近2万亿美元的电子产业产值。
 
  谈到半导体,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硅谷。硅谷孕育了美国半导体产业,被认为是电子工业的“心脏”、“信息社会”的典型、新技术的发展中心。这里积聚着1万家以上的公司,他们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
 
  美国科技发达的核心原因之一,正是其在半导体产业的霸主地位。仅上市公司的规模就令人震惊:美国有90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涵盖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另据Gartner发布的2017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排名,美国半导体公司为5家,占总营收的50%,天下江山其有半壁。韩国有2家,占总营收的20%。新加坡、日本及欧洲各1家,分别占比10%。作为全球电子信息技术生产制造和出口大国,中国内地则无企业上榜。
 
  虽然美国企业占绝对优势,但是英特尔公司2017年却从其垄断了25年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屈居第二,取而代之的是韩国三星半导体,其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
 
  事实上,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地位并非坚不可破,历史上就曾经被日本反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显像管电视、磁带录像机及CD音乐播放器等电子产品领域拥有压倒性优势。当时,日本半导体市场规模甚至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40%。截至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了六位,包括NEC、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松下,日本半导体达到鼎盛时期。
 
  那时,美国将日本长期作为假想敌,半导体产业积极思变,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努力提高本国半导体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同时,美国国防部还牵头与美国多家IC企业成立半导体制造技术产业联盟,促进元件厂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加速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研发以及工艺标准化工作。此外,美国半导体产业还果断进行战略转型,放弃了竞争激烈的DRAM芯片领域,重点发展微组件及LOGIC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形成本国半导体产业独特的创新能力,自2003年起重新夺回世界半导体产业老大的位置。
 
  反观中国,半导体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初就开始起步,当时与世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半导体产业被国际先进水平拉开了距离且越来越远。2005年以后,中国半导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开始参与全球竞争。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贝恩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容量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总量的近1/3,覆盖电脑、智能手机、高科技设备等。
 
  然而,中国半导体企业与消费者需求差距明显。在没有技术收购或技术授权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在高性能处理器和信息储存技术方面相形见绌,迫切希望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快速提升技术实力。但却纷纷被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拒之门外。
 
  大型产业并购会影响业态、影响国家产业利益,这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更是认为这类并购会影响美国国家经济安全。基于此,美国对于半导体企业并购的审批从严从重。短短几年,美国就否定了多项并购案例,如应用材料收购东京电子,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并购后应用材料计划将总部迁出美国。
 
  美国政府的审批出发点十分直接和明了,即一切以美国国家安全和半导体产业整体利益为最大考量。
 
  日本《日经中文网》曾在题为《中国与美国的半导体争夺》的评论文章中指出,“中美围绕半导体的霸权争夺”是当今半导体市场的主流趋势。虽然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明显领先,但这种优势“迟早有一天会受到来自中国攻势的威胁,并有可能对带来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破坏”。
 
  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这座横亘在中国资本出海并购上的高山,恐怕短期内依然不可逾越。(记者 范丽敏)
 
  转自:中国贸易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