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企重回三四线拿地 部分城市地价大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22





  过去一年,无论是房企的销售业绩还是拿地数量,三四线城市的表现都足够抢眼。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同比增长了145%,楼面价同比增长了53.9%。在一二线城市拿地面积同比增长了63.0%、46.7%,占比则分别降低了0.7个、11.3个百分点。
tudi
(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一二线城市受到调控影响,土地和房市双双冷清之时,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如廊坊、昆山、东莞、惠州等却获得了溢出效应,进一步带动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度。
 
  房企瞄准三四线城市
 
  经过两年的持续去库存,大部分房企2017年都在积极补库存,拿地意愿强烈。而三四线城市作为去库存的主战场,对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溢出效应的承接作用较为明显。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拿地金额高达22420.3亿元,同比增长了74.4%;拿地面积为3754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81.4%。其中,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同比增长了145%,楼面价格同比增长了53.9%。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二线城市拿地面积同比增长了63.0%、46.7%,但是占比却分别降低了0.7个、11.3个百分点。
 
  以保利地产为例,在2017年上半年,保利地产就已拿下59个土地项目,新增容积率面积为1693万平方米;而到了下半年,其拿地势头不减,反而更显“生猛”,近乎于平均每30个小时就拿地一宗。与龙头房企不同,更多房企拿地是出于补仓的心态。未踏入拿地金额千亿门槛的福晟,2017年全年销售业绩在400亿元左右,但拿地金额却达到近800亿元。
 
  开发商规模越大,消耗越多,就必须拿更多的土地才能维持生命。面对有限的一二线土地资源和住宅用地供求关系紧平衡的新常态,为了维持规模的不断增长,房企不得不四处拿地。这正是房企回归三四线城市的原因。
 
  另一方面,土地储备的货值不会在当期的销售结算中体现,但将会成为公司未来两三年甚至是更远期的业绩支撑。逆市拿地,土地成本更低,往往是房企弯道超车的决胜之道。
 
  不可否认的是,三四线城市成为了2017年房市的明星。在一二线城市普遍限价、项目利润单薄的情况下,反而是这些三四线城市的项目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三四线城市的预售条件本身就很低,恰恰给了高周转房企一个最好的市场机会,而标准化产品又给了速开盘以最佳条件,速开盘提高了现金流回笼的速度,也解决了中小房企资金不足的难题。
 
  业内普遍认为,对外面临从严的调控政策环境以及品牌房企间的激烈竞争,对内面临拿地难、融资难的问题,内外各种因素已成为影响中小房企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对于政策环境短时期内保持收紧不放松的市场态势,中小房企更应该找准方向进行战略转变,可以考虑进驻房地产开发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三四线城市。
 
  部分三四线城市地价大涨
 
  大房企接踵而至的三四线城市,地价自然会竞相上涨。来自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有明显上涨,多城卖地收入超过了500亿元。总体来看,全国已有52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200亿元,11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北京卖地收入为2795亿元、杭州为227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市的卖地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郑州去年的土地出让金额约为1183.26亿元,同比增长了52.70%。郑州今年将推出各类用地约645宗,是去年的2倍。
 
  在上述50个城市中,土地溢价率同比下降的城市有26个,占比高达五成以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全线走低,上海和深圳甚至出现土地溢价率同比下跌接近90%的情况。此外,此前热度较高的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土地溢价率也在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溢价率出现同比暴涨,且与二线城市土地单价的差距已逐渐缩小。据重点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数据显示,环广深的清远以214%的溢价率高居首位,惠州、佛山、肇庆、中山的溢价率分别为100%、99%、86%、81%,环上海的嘉兴、镇江的溢价率为121%、81%,上述7个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排名均位居前10。业内人士表示,从整体来看,过热的楼市明显已被抑制,各地去库存效果明显,其中三四线城市是去库存的主力。
 
  鉴于此,不少开发商年初都争相在三四线城市补仓拿地,因此造成了这些城市地价的上涨。
 
  那么,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热势头能否延续下去?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大体上来说,三四线城市也有分化的情况,东中部的三四线城市表现较好,而西部和部分重点省份,如东北、山西、内蒙古等市场则表现较弱。此类趋势或将延续,即表现好的城市存在量价继续攀升的可能,而表现不好的城市则依然需要积极去库存。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2018年开始,这些土地将转变为项目逐步入市,预计未来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将较为平稳,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将有所回暖。不过,即使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之前部分抢得高价地的房企仍将面临入市的难题,再加上融资渠道收紧,有些企业将面临更多资金的压力。(王丽新 陈淑贞)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