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2-06





  “我国企业还没有大建树的领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我们设计业的企业家也将别无选择踏入这一艰难领域。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勇往直前。”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博士在2017ICCAD年会上发起的号召。
jichengdianlu
(图片来源:互联网)
  11月16日,中国半导体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与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联合组织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2017ICCAD)在北京召开。年会上,魏少军作了题为《砥砺前行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演讲,对我国2017年设计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并针对产业的辉煌成绩和严峻挑战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业界人士为实现2020年总体目标而奋斗。
 
  在全球IC设计业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
 
  魏少军指出,我国芯片设计企业数量趋于稳定。2017年全国共有约1380家IC设计企业,比去年的1362家增加18家,总体变化不大。
 
  “2016年,当看到IC设计企业数量大增600多家时,业内朋友普遍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去年企业的大增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体现在《纲要》出台带来的巨大带动效应,偶然性体现在这种数量大幅增长的不可持续性。”魏少军表示,今年企业数量持平就反映出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回归理性的趋势。
 
  对于IC设计业的销售变化情况,魏少军表示,2017年全行业销售预计达到1945.98亿元,比2016年的1518.52亿元增长了28.15%。“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6.65的兑换率,全年销售达到292.63亿美元,在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业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魏少军说。
 
  魏少军表示,我国IC设计业主要分布在四个主要区域,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规模全国最大,2017年的产业规模预计高达687.5亿元,增长达38.61%。长江三角洲2017年的产业规模预计高达661.69亿元,增长达22.49%。京津环渤海地区2017年的产业规模预计高达403.45亿元,增长达13.86%。增长最快的依然要数中西部地区,从2016年的127.96亿元上涨到2017年的193.34亿元,同比增长51.09%。”魏少军说。
 
  魏少军在演讲中还提到我国IC设计业增速最高的十个城市和规模最大的十个城市。IC设计业增速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为西安、合肥、珠海、厦门、南京、无锡、济南、天津、深圳、重庆。IC设计业规模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北京、天津、西安、杭州、南京、成都、珠海、苏州。
 
  据魏少军介绍,我国2017年十大设计企业销售均有增幅。“十大企业的销售总和高达893.15亿元,增幅达到28.35%,与产业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十大企业有两家为新晋企业。除了一个企业出现回调外,其他企业都取得两位数增长,增长最高的达89.47%,珠江三角洲地区有4家,长江三角洲地区有3家,皆比去年增加1家;京津环渤海地区有3家,比去年减少2家。进入十大设计企业榜单的门槛提高到26亿元。十大企业中有三家营收超过100亿元。十大企业有两家新晋企业。”魏少军说。
 
  魏少军指出,2017年我国预计有191家企业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的161家增加30家,增长18.63%,企业销售总和达到1771.49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541.93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和的比例为91.03%,上升了10.06个百分点。“我国销售过亿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2017年占比48.17%,比2016年提升了4.07%;其次是京津环渤海,占比19.37%。”魏少军说。
 
  魏少军在演讲中还对我国设计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人员超过1000人的企业达到16家,与去年的12家相比增加了4家;人员规模500~1000人的企业有20家,与上年持平;人员规模100~500人的有121家,比上年减少2家。但占总数88.62%的企业是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微企业,共1223家,与上年的比例持平。”魏少军表示,虽然我国2017年人员规模超过1000人的企业数量增加了33%,但拥有100~1000员工规模的企业数量基本稳定。“2017年我国芯片设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比2016年略有增长,大约为14万人。因而得出人均产值139万元人民币,约合20.9万美元,恢复到前几年的水平。”魏少军说。
 
  四类芯片产品领域突破明显
 
  对于产品领域分布情况,魏少军表示,在通信、智能卡、计算机、多媒体、导航、模拟、功率和消费电子等8个领域中,有5个领域的企业数量增加,3个领域的企业数量下降。“从事通信芯片设计的企业从2016年的241家增加到266家,对应的销售总和提升了30.7%,达到899.74亿元;智能卡企业从上年的69家减少到62家,销售总和上升了5.68%,达到139.15亿元;从事计算机芯片设计的企业数量从去年的107家减少到85家,但销售提升了13.99%,达到128.28亿元。从事多媒体的企业从去年的43家又恢复到72家,但销售总和下降了0.63个百分点,为175.57亿元;从事导航芯片研发的企业数量从17家增加到23家,销售总和提升了111.42%,为6.17亿元;模拟电路的企业数量从219家减少到180家,销售提升了5.14%,为68.07亿元;从事功率器件业务的企业从77家增加到82家,销售总和提升了155.14%,达到76.67亿元,为2017年增长最快的产品领域;消费类电子的企业数量从上年的589家增加到610家,销售增长45.2%,达452.33亿元,继续保持了2016年的快速增长势头。”魏少军说。
 
  在关于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状况的部分中,魏少军还介绍了四类亮点芯片,分别是服务器CPU、桌面设计CPU、嵌入式CPU、智能电视核心芯片机人工智能芯片。魏少军表示,作为我国高端芯片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服务器CPU取得了重要进步,在前期苏州中晟宏芯率先实现兼容IBMPower服务器后,天津海光研发的兼容X86服务器CPU流片获得了成功,天津飞腾研发的FT系列兼容ARM指令服务器CPU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上海澜起科技与清华大学、英特尔公司合作打造的可重构计算技术新型服务器CPU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次,上海兆芯研发的ZX-C兼容X86指令集桌面计算机CPU性能达到2.2GHz,领先于国内同行,并承担了十九大期间会务用计算机的任务;再次,杭州中天继续引领国产嵌入式CPU的发展,其CK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规模扩大,累计出货量达到5亿颗,紫光展锐的手机芯片全年出货量继续位居国内第一,保持了近30%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后海思半导体智能电视芯片销售旺盛,2017年底,累计销售有望突破2000万片,市场占有率超过20%,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寒武纪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作为IP核被海思半导体采用。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魏少军表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存在五大挑战:
 
  一是我国芯片设计业提供的产品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尽管我国IC设计业销售占当年芯片消费价值的比例,从2012年的13%提升到2016年的26%,但是微处理器、存储器等高端芯片我国企业还没有什么建树,而这部分芯片占据我国近70%的进口集成电路。
 
  二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主流设计技术尚未摆脱跟随,总体技术路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企业近年产品升级换代主要依靠工艺和EDA工具进步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观,能够根据自己的产品和所采用的工艺,自行定义设计流程,并采用COT设计方法进行产品开发的企业少之又少。
 
  三是CPU、DSP和FPGA等高端芯片上,由于现有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尚不具备与国际主要玩家同台竞争的实力,同时迫于生产压力,不得不将主攻方向转向特定市场,因此竞争能力下降,失去在公开市场竞争的决心和勇气,这种恶性循环影响着我国本就为数不多的芯片企业。
 
  四是整体产业实力仍然不强,虽然今年全行业的销售额总和接近300亿美元,但是与全球强劲增长、总额近4000亿美元的市场相比,仍然占比只有7.5%,比2016年的7.1%略有增长。
 
  五是人才情况不容乐观,考虑到人才培养的时间成本,我国人才缺口仍旧很大,人才数量、人才质量均需大幅度提升,与市场、资本相比,人才的缺失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面临的最大变量。
 
  魏少军表示,按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要求,到2020年,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销售总额要达到3500亿元人民币,以今年的全行业销售总额为基数,IC设计业在未来三年中的年复合增长率要达到21.6%,而这一增长率的实现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要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单靠现在的产品很难达到。一是要在大宗产品如CPU/DSP、存储器、FPGA等产品领域有重大突破。二是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可以说,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飞速发展,相对容易的产品领域都有我国企业的身影,我国企业尚未有较大建树的领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我们设计业的企业家也将别无选择踏入这一艰难领域。必须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勇往直前。”魏少军说。
 
  魏少军认为,设计业的产出是集成电路产品,在目前我国缺少IDM的前提下,设计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大力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重任。“前两年,我们曾寄希望于通过国际并购快速壮大中国芯片设计业,但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此路不通。不是我们不愿意合作,而是人家设法遏制我们。芯片设计业是最需要开放合作的产业,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继续与海内外同行精诚合作,寻找共赢的发展之路。”魏少军说。(记者 陈炳欣 顾鸿儒)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