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因子 汽车业谋变发展大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19





  互联网造车是否会颠覆传统车企?五年前,这一话题在汽车业引起广泛争议,恐慌者有之,排斥者有之。争议背后是汽车业对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势力认识不足。五年后,互联网公司已经与汽车行业紧密融合,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汽车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由谈“网”色变到无“网”不创新,五年来,汽车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将在全面创新的浪潮下开启新纪元,尤其是中国汽车品牌借助创新创业崛起,正在积极谋求品牌向上,为建设汽车强国夯实基础。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 政策护航 培植创新发展沃土
 
  “汽车工业正面临一百多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变革。”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所言,新技术为汽车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变革还在快速衍进。“在这场变革中,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都需要创新发展,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文化才能抓住变革机遇。”对于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强调,创新是抓住机遇的不二法门。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靠中国制造创新发展的大环境,创新创业正在深刻影响着汽车行业。2015年,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帷幕,这些都为新常态下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为汽车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沃土。五年来,汽车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成为行业中的引领者。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终端消费,创新发展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赶上了汽车行业创新创业的最佳时期。”作为汽车行业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CEO沈海寅很庆幸自己身处当下这个包容创新的大环境。他认为,这为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各种新势力进入汽车行业,创造了最佳机遇。受互联网经济影响,我国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快,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不断出现。对汽车行业而言,无论是新技术的运用,还是跨产业的融合都因为我国旺盛的汽车市场需求得以迅速孵化。
 
  不仅新技术、新势力以新姿态进入汽车行业,既有汽车企业在不断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勇于尝试跨界的创新合作。如上汽和阿里在智能网联方面的合作,正是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强强联合创新发展的例证。五年来,类似的跨界合作不胜枚举,让汽车产业的创新有了新载体,并不断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
 
  五年来,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谋求创新发展,以求变创新的态度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在建设汽车强国的道路上,不能放慢产业创新的脚步。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所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汽车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制造技术和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基本相当,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创新发展始终是汽车行业的主基调。
 
  ■ 创新商业模式 奠定新能源汽车比较优势
 
  从最初的高端消费品发展到今天成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出行工具,汽车所扮演的角色在其出现百年后迎来变革。2013年,分时租赁率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运用,开启汽车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新篇章。从终端销售的分时租赁到售后服务的线上预约、预定与线下维修、洗车等结合,这些新商业模式不断刷新人们对汽车这个传统制造行业的认知。这些商业模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便利了人们的出行,还催生出新的业务形态,并在资本的推动下促进汽车行业的新发展。
 
  当前,创新商业模式已成为汽车行业吸引投资的重要领域。尽管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不可否认,汽车仍是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即使在资本寒冬里,汽车行业仍然“不差钱”,而这些投资往往偏爱新商业模式。“资本在选择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看这种新模式能否找到市场,成为赚钱的生意。”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道出近年来汽车行业投资热的根本原因。
 
  据统计,过去五年,汽车领域的投资不仅局限于造车,而是遍布汽车产业链的所有范围,包括最前端的材料和售后服务市场,尤其是终端消费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几乎涵盖汽车消费的所有场景。
 
  这种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五年前,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消费市场,刚开始通过分时租赁等创新商业模式打开市场,继而率先开展直营销售,时下关注度最高的则是充电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创新活跃度最高的领域。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并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由于这些创新商业模式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条件下高调起步,并在实践摸索中不断积累,推动行业进步,奠定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地位。数据显示,我国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内迅速超过美国,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竞争正处在由蓝海到红海的加剧期,我国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技术上并没有绝对优势。当具有雄厚资本和技术积累的跨国车企集中发力时,很可能被赶超。如何保持领先优势并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为迫切。
 
  近期,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和马凯先后主持召开了两次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会议,经过广泛讨论,给出的药方正是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要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环节创新,更要在商业模式和售后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定要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找到适合的新模式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告别政策市,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
 
  ■ 智能网联改写汽车产业微笑曲线
 
  过去五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经历了破土萌芽,从无到有的过程,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正不断积蓄创新动力引领我国汽车行业征战下一个蓝海,向世界智能网联汽车第一梯队发起冲击。
 
  此前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简称《报告》)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牛鼻子工程”,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首选产业,其涵盖面广、产业链条长,涉及生产材料、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与发展,集中了当前我国制造业绝大多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更需要创新,也唯有创新方能找到平衡产业矛盾、突破发展瓶颈的方法。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无人驾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五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走过了最原始的积累阶段,包括通讯技术、辅助驾驶在内的各种基础技术经历了从研发到部分应用的验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发展是重要推动力,不断推进汽车的智能化水平。近几年,无论从技术、产品还是资本层面,智能网联汽车都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不但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而且还将改写我国汽车微笑曲线的位势。
 
  今年6月中旬,工信部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年)》(征求意见稿),把智能网联汽车提高到国家层面重点推动。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将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被改写。比如,奇瑞与百度紧密携手,双方将以“互联网+汽车”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化和商业化;北汽与百度同样已经在智能汽车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将致力共同推进汽车行业智能化升级。跨界融合将推动汽车产业在传统汽车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引领新一代汽车技术向无人驾驶方向衍进。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必将颠覆当前的汽车产业生态格局。与此同时,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处于成长期,相关技术、标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亟待完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智能网联时代实现领先。
 
  ■ 个性化需求 推动服务转型升级
 
  过去五年,个性化需求突出成为我国汽车终端消费市场最明显的特征,给汽车市场带来新增长点的同时也推动了汽车产业本身的创新发展,是汽车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
 
  “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不只是某些领域的变革,而是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所有要素、所有主题都参与进来的全面重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于凯表示,由消费需求升级引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变,是汽车产业后端创新发展的重要主题。
 
  “过去,我们只要坐在店里接待上门的消费者为他们推荐在售车型即可,但近两年这样的销售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我们需要提前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厂家,供他们在车辆设计、生产时参考。”某自主品牌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同时,我们还要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过程中的‘定制化’服务,诸如汽车金融、售后服务、车辆改装等极具个性化的需求。这些服务项目虽然繁琐,却是我们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业务组成。”可以看出,这些需求变化正深刻影响,并将继续推动汽车销售模式的创新升级。
 
  事实上,这种创新升级不仅体现在服务模式上,还体现在汽车流通政策上。过去五年,汽车流通领域的巨大变革让传统的销售模式渐渐跟不上市场需求,其中最突出表现就是4S店的集体衰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也因此应运而生,传统的经销商模式面临重塑。
 
  2014年,当特斯拉进入中国并开始直营销售模式之后,消费者意识到直营的快速、便捷等更好地满足了需求。在汽车行业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车企不再仅仅依赖经销商卖车,而是成为面对终端消费者的主体,成为新型销售公司或团队,或建立租车公司用新商业模式打开新的消费市场,而这些变化以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汽车超市、车桩联动等新销售模式不断涌现。
 
  众泰芝麻、万帮新能源、联合电动、中海同创、电动生活等企业在过去两三年内,以销售为起点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应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新零售,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圈。以轻资产的模式实现销售、售后和充电的一体化服务,让传统的汽车销售在创新中实现转型升级,这些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创新,同样深刻影响着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售后服务在不断创新中不断提升消费体验。
 
  服务的转型升级不仅颠覆了4S店等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也对汽车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参与主体产生影响,推动他们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比如,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的产品服务战略,改变了以往整车制造商的定位,向出行方案提供商转换。比如北汽集团提出为消费者提供整体的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并将此作为集团“十三五”期间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创新发展成为产业新常态
 
  回到本文开篇的问题——互联网造车是否会颠覆传统车企,这一五年前在汽车领域引发热议的问题,如今已达成共识,协同发展、融合创新是互联网和汽车两个行业的共同主题。
 
  在新技术变革的冲击和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下,产业创新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过去五年,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这样的新兴领域,还是在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这样的传统领域,创新发展都成为主旋律,也唯有创新发展才能为汽车行业提供继续前行的新动力。
 
  五年来,主流车企不断探索机制、体制的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关管理部门同样以更加灵活的管理思路,加速管理创新,支持和鼓励市场的创新需求。具体来看,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到行业准入制度的完善,从外商投资准入规定的调整到新型合资条件的变化,从各项标准法规的修订到产品公告要求的不断调整,汽车行业的各项管理规定正朝着更贴近市场需求,更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
 
  “这几年,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路与时俱进,对新生事物的包容性更强、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这是我国汽车产业管理的巨大进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产业协调处原调研员李万里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思路的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创新管理将自上而下融入汽车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我国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定位有了创新性的新思考,用政策引导的方式鼓励企业、行业创新发展。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过去五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产销规模上走在世界前列,随着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步伐加快,相关政策顺应形势,适时调整。“当前,财政部在财政补贴的使用上,由普惠制向扶优扶强转变,由培育市场向培育使用环境转变,对技术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强。”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能源处副处长沈瑞钢表示。
 
  放眼未来,创新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我国汽车业已经开启了全方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加快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中国品牌有望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引领中国汽车工业航船乘风破浪。(本报记者 王金玉)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突破口

    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汽车业“弯道超车”突破口

    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汽车产品加快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业内专家认为,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2017-06-28
  • 燃油车停售将出时间表 汽车业全面转向新能源

    燃油车停售将出时间表 汽车业全面转向新能源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时间表,此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双积分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发布实施。
    2017-09-13
  • 供需两侧齐发力 地方两会助推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供需两侧齐发力 地方两会助推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已经发布的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地方两会代表的建言献策,都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当地交通和用车环境的改善,勾勒出一幅各具特色的汽车社会新图景,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8-03-01
  • 汽车业重磅政策超预期 零部件类企业率先“抢红包”

    汽车业重磅政策超预期 零部件类企业率先“抢红包”

    在博鳌论坛上,两项关于汽车行业的重磅消息携手出炉。习近平主席4月10日表示,“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下一步将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同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2018-04-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