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云计算:跻身世界产业强国行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8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已达1500亿元。全球云计算发展如火如荼,中国云计算发展紧随国际走向,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云计算产业版图中也获得一席之地。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云计算概念提出之初,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界欣喜地将之视作中国技术翻身的难得机遇,在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各界共同努力下,这一希望正慢慢变成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频繁出台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指出云计算将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实施云计算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作为云计算的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2015年10月,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构建包括“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四部分在内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2017年4月,工信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从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应用促进三个维度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4300亿元,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从2015年到2017年连续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均提到,要加快培育云计算在内的新兴产业,促进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推动云计算与传统行业的结合。
 
  随着国家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出台,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和落实。深圳、北京、上海等6个云计算试点城市和贵州、兰州、江苏等省市都在积极推动云计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浙江、济南等地方出台专门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上云。陕西、贵州等地大力建设云计算电子政务平台。北京等16个省市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
 
  产业日益走向成熟
 
  经过5年发展,云计算已从概念普及阶段跨越到稳步发展阶段。在国际潮流和国内环境的作用下,我国云计算产业日益走向成熟,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市场发展渐渐繁荣,涌现出一批核心企业。从根本上讲,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的形成得益于云计算市场庞大的需求,催生我国云计算企业纷涌而出。从提供基础计算服务到云应用软件服务的各类企业群体数量庞大,构成一个缜密的倒金字塔型。
 
  总体上看,云计算产业链条大致分为云化基础设施硬件、IDC租赁服务、私有云服务和公有云服务。云化基础设施硬件服务商有华为、联想、浪潮、H3C等,它们提供数据中心核心设备,比如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IDC租赁服务商有三大运营商、世纪互联等,它们运营数据中心并租赁给用户;公有云服务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企业,向用户提供IaaS、PaaS和SaaS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服务商则有华为、华云、海云迅捷等企业,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虚拟化或是整体私有云解决方案。
 
  从细分市场看,在各类公有云服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IaaS服务应用广泛,也成为各大云计算企业争夺的焦点,阿里云、电信云、腾讯云等IaaS服务商不仅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与亚马逊、微软、IBM等国际巨头争夺市场份额。PaaS平台为各类互联网创新企业、应用软件创业团队提供平台支撑,活跃了市场。SaaS平台的企业管理软件,比如用友的财务管理软件、金蝶的ERP等,正在传统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推广应用,逐步驱动传统企业对IT架构进行重构。
 
  无论是从传统IT厂商转型过来的浪潮、联想,或是三大运营商,还是从互联网领域杀入的阿里云、腾讯云、京东,抑或是UCloud、青云、七牛等创业企业,它们大多取得了可喜的业绩。阿里云2017财年营收达66.63亿元,连续8个季度超过100%增长,成为我国公有云领军企业;腾讯云2016财年收入增长逾两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IaaS市场份额仅次于排名第一的阿里云;UCloud在近期获得9.6亿元的D轮融资,资本市场估值70亿~80亿元;青云则是首个实现盈利的公有云服务商。
 
  本土厂商在积蓄了力量之后,开始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不仅阿里云拓展了包括中国香港、美国东部在内的8个境外云数据服务节点,而且腾讯云、青云也相继开拓了中国香港、欧洲市场,上线云计算服务节点。过去20年,中国软件市场培育不出像微软这样的全球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服务无法上规模。云计算秉承了规模经济的特性,如今中国云计算企业出海比10年前的中国软件企业出海获得更多先机,出现世界级的云计算企业也有了更多希望。
 
  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
 
  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到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从硬件、网络、管理系统到应用软件全方位的自主核心技术。由于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应用,中国的云厂商具备了更多的核心竞争力。
 
  在硬件方面,中国企业已经研发和量产处理大量并发需求的云服务器;在网络上,运营商们能提供高质量的专用网络链接服务;在软件上,创新就更多了,各大云服务商都在密切关注和加紧研发容器、微内核、超融合等新型虚拟化技术,不断提升云存储、云主机等核心云服务的能力。阿里云独创“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曙光研制出具有超强的EB级扩展性和支持千亿级文件存储能力的新型存储系统,华三云推出超融合系统UIS3.0,京东云上线全托管的Hadoop/Spark服务,青云推出AppCenter2.0全新云生态应用平台,等等。
 
  混合云成为当前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私有云曾是很多企业选择云计算应用的模式,然而由于私有云的高成本、“臃肿”而不必要的套件、难以扩展资源和灵活应用的局限性等,使得企业对私有云的抱怨越来越多。公有云的开放性和大规模承载经验的不足,又使得不少企业担心其业务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于是,介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混合云受到了青睐。华为、阿里云、腾讯云、世纪互联、青云等企业纷纷研发出混合云产品和解决方案,主攻大中型企业IT市场。
 
  创新的云技术让服务模式的创新有了更多可能,这也加快了云服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在金融、医疗、交通、制造、能源、教育等诸多领域,都有云计算的身影。特别是电子政务,成为对云计算开放最早、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阿里云已经成功地在政务、金融、制造、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领域服务于领军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在传统制造业中,海尔、徐工集团、航天科工都在应用云,并由此研发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各大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是将非核心业务上云的急先锋,如今,它们正尝试将一些核心业务搬到云上。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的大大小小公司最先尝试云计算。对于互联网创业团队和公司而言,低成本、快速的公有云服务,极大助力它们快速开发和市场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云计算无疑为“双创”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绝大多数视频网站、电视广播中心等突发性计算资源需求多的行业,也已离不开云计算。
 
  展望未来,我国云计算创新技术和产品速度将越来越快,企业主导的云生态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随着企业上云进程加快,我国的云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这既为云服务商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也为我国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创造更多辉煌。(本报记者闵杰)
 
 


  转自:中国电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云计算 推出三年计划

    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云计算 推出三年计划

    现在随着云计算进人C1oud2 0阶段,国内云计算厂商之间的争夺逐渐由IAAS层面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在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1oud Computing云计算)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行业云成为云计算厂商角逐的焦点。
    2018-06-14
  • 云计算厂商迈向转型之路 边缘计算布局将成决胜点

    云计算厂商迈向转型之路 边缘计算布局将成决胜点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受到重用,以及各项应用全面智能化的趋势,从云计算延伸至边缘计算的技术整合与生态串联反而成为现阶段市场的短板,因而使得云计算厂商纷纷将触角伸向至2022年复合成长率(CAGR)将超过30%的全...
    2018-08-09
  • 云计算已成数字经济新动能重要支撑

    云计算已成数字经济新动能重要支撑

    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018年骨干云计算企业收入基本实现翻番。
    2019-04-19
  • 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 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

    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 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

    报告显示,2018年,厂商频频发力公有云市场,华为、百度、浪潮、京东等均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和生态实力,实现了高达市场平均水平2-8倍的迅猛增长。
    2019-05-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