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船舶工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7





  今年上半年,全球航运市场震荡加剧,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徘徊,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大幅增长,新承接船舶订单降幅收窄,但手持订单持续下降,融资难、接船难、盈利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全国三大造船指标两降一增
 
  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26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7.4%。承接新船订单115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28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5%,比2016年底下降16.8%。
 
  上半年,全国完工出口船25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7%;承接出口船订单101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1%;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67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7%、88.2%和92.6%。
 
  2017年1~5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7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6.5%。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仍然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区。我国向亚洲出口船舶金额为49.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4.8%;向欧洲出口船舶金额为23.9亿美元,占21.4%;向大洋洲出口船舶金额为16.4亿美元,占14.7%。

  船舶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平稳
 
  2017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39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船舶制造业1447.7亿元,同比下降1%;船舶配套业386.1亿元,同比增长2%;船舶修理业98亿元,同比增长27.8%;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289.9亿元,同比下降7.4%。
 
  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8.5亿元,同比下降4.7%。其中,船舶制造业60.4亿元,同比增长12.8%;船舶配套业23.3亿元,同比增长21.4%;船舶修理业2.6亿元,同比增长153%;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5.7亿元,同比下降63.3%。
 
  上半年,53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造船完工23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5.8%。承接新船订单10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7%。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83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1.7%。
 
  53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20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2%;承接出口船订单92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3%;6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728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3.2%。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5%、89%和93%。
 
  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50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船舶制造产值810亿元,同比下降16%;船舶配套产值128亿元,同比下降17.2%;船舶修理产值55亿元,同比增长3%。
 
  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出口产值732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船舶制造产值520亿元,同比下降17%;船舶配套产值27亿元,同比下降20%;船舶修理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0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9.8亿元,同比下降49%。

  新造船市场探底止跌 高端船舶批量承接
 
  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出现探底迹象,新船订单量有所增长。我国骨干船舶企业紧紧抓住市场回升契机,积极开拓市场,批量承接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8.4万立方米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11.5万吨成品油船、1.75万吨化学品船、1.55万吨货物滚装船、1.3万吨甲板运输船和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上半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463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11.3%,位居全球第一,新船修载比(修正总吨/载重吨)达到0.4,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骨干船企利用航运市场有所好转的有利时机,积极作为,抓紧完成交船,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超过50%。超大型原油船(VLCC)、6.4万吨散货船等主流船型实现批量交付,全球最先进6000吨抛石船、全球首制2.5万吨LNG高压双燃料杂货船、全球最大3.8万立方米乙烯运输船、全球最大2.1万吨水泥运输船、全球最大1.9万吨客箱船、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半潜式海洋牧场、饱和潜水支持船等一批高端船型和海洋工程装备成功交付船东。2万箱集装箱船顺利出坞,8.5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运输船开工建造,全球最大非官方医院船等项目有序推进。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特种船舶、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研制和应用,并在细分市场领域取得明显成效,青岛武船承建世界首制深海半潜式大型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并顺利交付;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双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中小型化学品船手持订单位居世界第一,江南造船集团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手持订单位居世界第二。
 
  国际船舶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骨干企业加大精益管理,降成本,多措并举提升效率。中船黄埔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开展成本专项管理、积极抓好采购管理等多措施“截流”,降低成本费用超过3亿元;山船重工实行修船车间独立核算,促进修船车间降本增效,船体等主要车间定额消耗材料费用比标准降低18%。骨干企业扎实推进现代造船模式,全力推动效率提升,扬子江船业通过持续推进生产管理系统软件(YSS)的使用,下水完整性及均衡节奏生产显著提高,造船效率不断提升;中航威海船厂以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为主线,优化生产流程,在建船舶分段无余量制造率达90%以上,部分分段建造预舾装完整率接近100%。

  做稳船海主业 稳步开展多元经营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6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骨干企业在做稳船海主业的同时,积极利用现有设备设施开展相关业务,努力提升船厂盈利水平。在盾构机、陆用电站、陆用环保、海上风电/风塔、桥梁钢结构等非船领域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船工业集团成立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加快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中船重工集团通过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打造了创新型风电领军企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