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业规模“放量” 大数据催化新变革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15





  2013年,一场名为“大数据概念是否被过度炒作”的辩论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上演。而如今,大数据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国人的生活,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新变革时代中,大数据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发展几何呢?
 
  数据催化下的变革时代
 
  据IDC、Wikibon等咨询机构分析,2016年,全球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已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分析报告》,我国2016年的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68亿元,增长率达45%。
 
  “和电气化革命一样,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数据也将引发整个生产模式的变革。”一位从事大数据研究的业内人士分析,“与电力不同,大数据更像是催化剂,一旦与其他领域结合就能使该领域迸发出无限的活力。”
 
  以政务为例,在大数据技术的催化下,政府治理革命已经兴起,政府的治理方式已经开始由“经验治理”演变为“数据治理”,它使政府的宏观调控科学化,提高了政府监管和服务的精确性及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权力管控的精准化。
 
  据介绍,2017年5月2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家网信办指导,八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共同参与的“数聚华夏,创享未来”中国数据创新行系列活动在贵阳启动。
 
  中国数据创新行系列活动历时一年,将包括:中国国际大数据挖掘大赛、SinoOpenDataApps中国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中关村大数据日主题峰会、阿里云天池余震捕捉AI创新大赛、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数字经济“十大”巡礼等多项活动。
 
  “我们希望借此系列活动,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提速政府数据开放步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导研究及产业的深层探索,鼓励全社会通过创新应用,释放数据能量与价值,推动全社会的智慧与创意升级,助力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中国在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崛起,引领世界数字潮流。”活动组织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的“扶贫云”指挥调度平台和绩效评估功能已经建设完成,确立了“大扶贫”数据交换机制,使贵州省各行业部门均可通过“云上贵州”平台接口实时与扶贫云交换涉及扶贫的数据,形成部门互通、上下联动的“大扶贫大数据”,正在用数据的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
 
  “不仅仅是政务,自2014年以来,大数据技术其实已经颠覆性地改变了互联网、金融、交通、电商、广告等行业,而包括农业和传统工业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已经开始被大数据所改变。”一位大数据学者表示。
 
  根据麦肯锡经济研究院的报告,大数据使用率每提高10%,将使零售业人均产出增长49%,咨询服务业提高39%,其他行业的人均产出增长也在15%以上。
 
  “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带来的其实就是个性化与精细化的服务,”某工业大数据专家说,“大数据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人甚至是不同机器的不同需求服务——经过数据的收集、分析、挖掘后,根据结果对人或机器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大数据未来如何发展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大数据前端生态链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数据总量将依照“摩尔定律”飞速增长,推动了以大数据为基础,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等大数据后端生态链的快速发展,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数字空间正在形成。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大数据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一位大数据从业者如是说。
 
  数据安全就是大数据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数据安全的理念与大数据理念其实是矛盾的,如果因为数据安全就将数据隐藏起来,那么数据就将成为孤岛,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来。
 
  而数据质量则是另一个重要问题,数据规模大并不一定就代表信息量或者数据价值的增大,相反,其很多时候意味着信息垃圾的泛滥,错误的数据混杂在海量的数据中,严重降低了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异构性、结构缺陷、及时性、数据溯源以及结合产业等技术问题也亟待解决。
 
  这些问题在全球范围都还是难题。据悉,在去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解决大数据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动力支撑。
 
  即使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大数据未来依旧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资料显示,2016年是全球大数据技术基础夯实之年,大数据技术已经由基础构架走向应用,从新鲜技术走向全民普及。
 
  “发展大数据一定要有大数据的思维。”赛事活动组织者表示,“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就是要将8个试验区的界限打破,把各地大数据试验的经验及成果通过活动集中起来,形成‘模型’,在不久的将来推向全国,让大数据形成燎原之势。”(本报记者周子荑)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