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在东北地区正式开展通用航空管理改革试点后,民航局近日相继下发了在华东、西北、新疆三个地区开展通用航空管理服务平台和无人机研发试飞基地建设试点、低空空域监视与服务试点、“通用航空+旅游”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通用航空试点工作。
“从现状来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现状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航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金伟分析认为。
首先,产业基地的布局存在较大发展风险。一些地方受短期逐利驱动,不考虑资源现状,仅通过简单合作引进、低端组装加速布局,造成落地产品单一且重复建设,产业链无序铺摊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0多个县市在规划、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含总装生产线的园区数量超过一半,总计产能已远超需求,存在盲目投资风险。
其次,空域开放及配套设施发展仍显滞后。一方面3000米空域未完全放开,低空空域使用流程和手续依然繁琐,监视、报告区域飞行及跨管制区飞行仍不流畅。另一方面通航机场等基础设施滞后,运营服务能力薄弱。通用机场(含临时起降点)数量刚超过300个,仅为美国的1/50;从业飞行员只有2830名,与美国的59万名相差甚远。固定运营基地和飞行服务站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缓慢,航材、航油等严重缺乏。
针对以上产业现状,金伟建议,要加快指导意见中相关任务的部署。在最新实施《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运营审批,培育通用航空市场;加快编制相应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并减化审批流程,加快通用机场建设;继续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过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推动民用无人机合法合规飞行;加强落实产业转型升级任务措施,推动通用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同时,加强部门协作,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组织发展,加强并规范行业管理。
加快推动低空空域开放。总结以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应尽早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非管制空域开放,划设连续开放空域,在此范围内划定点状管制区域和敏感禁飞区域,实现开放空域无缝衔接、管制空域有效控制,灵活调整和使用空域。加强各部门特别是空域使用、飞行任务审批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和联系,简化并公开明确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飞行计划申请和审批(备案)程序要求,国家应急救援及突发事件处置设立绿色通道,提高通用航空运行效率。
更加注重制造水平的提升。借助“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战略的发展机遇,对接国际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加快研制应用一批先进通用航空器、配套系统设备、通信导航等核心装备。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通过提高标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鼓励研发生产质量忧、品牌响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
引导地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通用机场,运用PPP模式、地方共建等方式,加快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和地面运营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固定运营服务商。支持地方简化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加强军队、民航、地方协调,提高审批效率。
创新金融支持政策,壮大通用航空产业投资。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壮大投资,应用债权、上市、基金、风投服务通用航空基础设施、装备制造、运营服务的全面发展。
引导产业园区合理布局。按照国家制造业重点区域布局规划,以及通用航空业发展趋势和整体规模,引导产业园区结合地区实际和发展水平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